規模報酬遞增和要素投入過剩是否矛盾?
經濟學論文:邊際生產率論文討論壹、邊際生產率理論的局限性邊際生產率理論是新古典經濟學理論的基石。邊際生產率理論是用來闡明在生產中相互協作的各種生產要素或資源的報酬的方法。通常,在其他要素數量不變的情況下,某壹生產要素單位離開(或加入)生產過程所造成的商品產值的減少(或增加)等於該生產要素單位的勞務報酬或其他報酬。這裏很明顯,生產要素的報酬取決於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條件。在新古典理論中,生產函數壹般用來表示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技術關系。邊際生產率理論用數學公式表示:廠商的生產函數是Y=F(x,x,x……),Y是生產過程中的產量,x……是生產過程中的投入,F是生產函數。壹般情況下,生產函數滿足以下假設:產出對生產要素的投入滿足壹階偏導數大於零,二階偏導數小於零,即附圖。壹階偏導數大於零,意味著任何生產要素的等量增加必然導致實物產出的增加,即邊際產量大於零,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可以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壹個公理。當產量減少時,制造商沒有必要增加壹個要素的投入。二階偏導數小於零,即生產函數的凸性假設,表明壹種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會隨著該要素投入的增加而減少。這是壹個比壹階導數大於零更強的假設,這是經濟學中常用的邊際產品遞減規律。“其實這不是規律,而是大多數生產過程* * *相同的特征”。(註:範裏安:《微觀經濟學:壹種現代觀點》,上海三聯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第395頁。)在生產過程中,如果任何壹個要素的報酬超過了少用這個要素時損失的產值,那麽這個生產要素的壹個單位就會少用,如果不消除這種不平衡,這個生產要素的使用就會繼續減少,直到相等,即附圖,(註:其實要素的報酬應該等於產品的邊際收益。新古典邊際生產率理論主要研究完全競爭市場,而不是邊際產品的價值,因此兩者在數量上是相等的。)其中w[,i]是生產要素x[,i]的報酬(價格),p是產品的價格。這個結論可以簡單地從給定的生產函數和制造商的最大利潤得出。邊際生產率理論有兩個要素和多個要素來解釋生產要素的需求。這兩個要素指的是總資本和總勞動。在這種形式下,生產函數的形式是Y=F(L,K),L和K分別是投入生產過程的勞動量和資本量。多因素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可區分因素的類型,這是本文開頭采用的形式。雙要素形式可以簡化邊際生產率的理論,但是這個模型有壹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如何將壹個廠商投入的不同質量的勞動和不同質量的資本相加。(註:求和問題是邊際生產率理論遇到的最大困難,邊際生產率需要壹個總勞動和總資本的概念。資本的總和只能通過其價值(格子)的總和來實現,資本的價格受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利率)的影響)這也是上世紀劍橋的資本大辯論中最激烈的問題。多要素形式避免了將不同的勞動和資本相加,但與現實相差甚遠,因為它會使生產函數的連續可微性難以建立:許多廠商的投入要素是固定的,不可能在不增加或減少其他生產要素的情況下單獨增加或減少壹種生產要素,即生產要素之間不存在替代,因此無法獲得壹種要素的邊際生產率,因此邊際生產率的理論應用範圍非常有限。本文在這裏分析了邊際生產率理論的適用範圍。所以這裏采用壹個雙要素生產模型,把廠商的投入抽象地分為勞動和資本,如何拋開資本和勞動總和異質的問題,而抽象地認為勞動和資本是同質的。這樣,邊際生產率的模型可以描述為:對於壹個制造商的生產函數Y=F(L,K),工人的報酬也是工資圖,資本的報酬也是利潤(利息)率圖。2.加法問題邊際生產率非常容易被直觀地接受,因為它體現了壹個基本的經濟學理論原理,即在其他要素固定的情況下,壹個要素投入帶來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從而使廠商利潤最大化。但這裏有壹個問題:如果每個要素的每壹個單位都是按照相應的邊際生產率來支付的,那麽廠商的產量是否等於所有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即Y = MP [,L] × L+MP [,K ]× K .在1894中,威克斯特德在《論分配規律的協調》中詳細闡述了這壹觀點,“這些分配份額加起來就是每個廠商的凈產量。”(註:帕爾格雷夫經濟學詞典,第1卷,經濟科學出版社,1986,第22-23頁;熊彼特:《經濟分析史》(第3卷),商務印書館,1996,第407-409頁。)這個結論的詳細描述是:當生產函數線性齊次時,各種投入生產要素的邊際積乘以其投入之和恰好等於其產值,這就是總重合,即歐拉定理,從而使邊際生產率在理論上更加完善。如果用產品的價格和生產要素的報酬來表示,我們可以得到,各種投入要素的報酬之和正好等於總產出價值。(註:歐拉定理Y=MP[,L]×L+MR[,K]×K同時乘以產品價格P,可得Y×P=w×L+r×K。)廠商的(超額)利潤等於廠商的收入(總產值)減去各種生產要素的總報酬(總成本),即總量壹致,廠商利潤為零。但是這裏有壹個條件,就是生產函數必須是線性齊次的,也就是規模收益是常數。在新古典經濟理論中,通常用生產函數的齊次性來表示規模報酬。齊次性是壹個數學概念,它說明如果壹個函數F(x,y)滿足條件:P(ax,ay)=a[n]F(x,y),則該函數是n次齊次的。如果n=1,則為線性齊次,即F(ax,ay)=aF(x,y)。如果壹個生產函數是n次齊次生產函數,那麽當n > 1時,生產函數表現為規模報酬遞增,當n 1時,即存在規模報酬遞增時,廠商的總產量大於各種生產要素報酬之和,存在“總剩余”。那麽,誰來彌補“短缺”,獲得“盈余”呢?顯然,在這兩種情況下,邊際生產率理論有很大缺陷,因為它與規模報酬遞增和遞減相矛盾,除非能證明這兩種情況在資本主義經濟中不存在。經濟中不太可能出現規模收益遞減。如果存在規模收益遞減,大企業可以分成小企業進行生產,但這種現象在實體經濟中很少出現。因此,壹般認為規模經濟報酬是不變的,而且是遞增的。第三,規模報酬遞增現象的存在是現代經濟中的普遍現象,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從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來看,生產是逐漸集中的,大規模生產可以分工,可以采用先進的設備,可以聘請高級專家,節省管理成本,都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這足以說明現代生產壹定是規模越來越大的。斯密首先提出分工會導致專業化,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規模報酬。斯拉法在《經濟學雜誌》1926 12上發表了《競爭下的報酬定律》,指出“在純競爭條件下,只要產量的增加伴隨著內部經濟,廠商就不會處於完全均衡狀態”,“收入的增加也與完全競爭的假設不壹致”。從此拉開了不完全競爭理論的序幕。也有壹些經濟學家承認存在規模報酬遞增,但“根據復制的觀點,規模報酬恒定是最自然的現象,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情況不能發生...增量規模報酬通常在壹定的產出範圍內適用。”用復制來解釋規模報酬不變的存在是值得懷疑的,這與現實相差甚遠,因為在現實世界中,人們基本看不到廠商擴大生產的方式是在原有規模上擴大,而不是新建工廠來復制原有工廠。範裏安犯了壹個形而上學的錯誤。但是,很難否認規模報酬遞增的存在。第四,邊際生產率理論解釋了規模報酬遞增。由於規模報酬遞增是現代生產中不可避免的現象,邊際生產率理論必須解釋這種矛盾的規模報酬遞增。壹種解釋是,經濟中不存在規模報酬遞增的現象。規模報酬遞增的原因是有壹個促進規模報酬遞增的生產要素被忽略了。只要加入新的生產要素,生產函數就不會出現規模遞增的現象:兩個要素的生產函數無法解釋實體經濟的真實情況,在現代經濟中,生產要素也是多元化的。生產函數中加入科技、知識、教育等因素,生產函數變成y = f (L,K,T,I,E...),這使得生產函數越來越復雜。經過這種處理,生產函數變成線性齊次,可以滿足總量,從而使邊際生產率理論更加完善,甚至可以進壹步找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知識和教育。這個理論有壹個明顯的錯誤。根據生產要素的性質,生產要素起著兩種作用,壹是在生產過程中的投入,二是在生產過程中獲得相應的報酬。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復雜的計算得到科技、知識、教育的邊際生產率,但是誰根據這些要素的邊際生產率得到報酬呢?他們是工人、資本家還是科學家?另外,科技和知識體現在勞動和資本中,離不開勞動和資本。生產函數的形式應該是y = f [L (t,即...),k (t,I,e...)].這樣,從數學的邏輯分析來看,自變量壹定是獨立的,即具有完全的自由度。如果技術、知識、教育、勞動和資本之間存在相關性,它們不可能同時是生產函數的自變量,即同時成為生產要素。所以,用多個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使其線性齊次,使其滿足總量,存在邏輯矛盾。結論規模報酬遞增現象在經濟中普遍存在,邊際生產率理論在確定生產要素報酬時無法達到總量的壹致性,產生了壹個“剩余價值”,但這個剩余價值歸誰所有卻是未知的。顯然,邊際生產率理論與規模報酬遞增相矛盾。如果考慮到資本和勞動的異質性,問題就變得更加復雜,邊際生產率理論中所需的資本量與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利率)之間的反比關系因為“技術的再次切換”而無法保證。問題的根源在於邊際生產力理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將分配過程中的社會關系抽象化,將分配完全歸結於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因素。在資本生產過程中,資本家控制資本,從而控制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選擇,所以規模報酬遞增是資本家通過資本積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技術選擇的必然結果。而資本在生產過程中體現的不僅僅是壹種技術關系,更是壹種社會關系。與邊際生產力理論不同,資本和勞動是對等的,進而得出資本家可以雇傭工人並付給他們工資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假設的工人雇傭資本並付給資本家利息的生產方式是壹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