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戶的成語有:家家戶戶,家見戶說,家傳戶誦。2:結構是、佃(左右結構)戶(獨體結構)。3:註音是、ㄉ壹ㄢ_ㄏㄨ_。4:拼音是、diànhù。5:詞性是、名詞。
佃戶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佃戶diànhù。(1)向地主租地的農戶。
二、引證解釋
⒈租種地主土地的農戶。引《新五代史·楚世家·周行逢》:“歲時衣青裙,押佃戶送租入城。”《水滸傳》第四六回:“莊前莊後有五七百人家,都是佃戶。”艾青《獻給鄉村的詩》:“_我_想起沒有土地沒有耕牛的佃戶們。”
三、國語詞典
租借他人土地耕種,按期納租的農家。
四、網絡解釋
佃戶佃戶是舊時租地主地的農民。佃戶亦稱欽撥佃戶。佃戶本為自行招募,如宋元_八年(1093年)“添賜田壹百頃,使其家依鄉原例,自召人耕種”;明洪武元年賜田二千大頃,仍“聽募人佃種,***六百二十四戶”。正統四年(1439年)“奉聖旨,準存全戶五百戶,***湊人二千丁,見丁百畝”,成為欽賜。佃戶的職責是“專壹耕種,辦納籽粒,以供本廟祭祀等項支用”,免其“壹應雜泛差役”。亦稱欽撥佃戶。
關於佃戶的近義詞
佃農田戶租戶
關於佃戶的單詞
tenant
關於佃戶的詞語
辱門敗戶閉戶關門破落戶滅門絕戶家傳戶誦萬戶千門單家獨戶傍人門戶夜不閉戶各門另戶
關於佃戶的造句
1、乾隆年間,南甸土司轄區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領主交納貢稅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淪為附近漢、傣地主的佃戶。
2、再就是耕讀文化,由於多是大家族在農村有佃戶莊,析居時主人直接進駐農村,或因為仕途不愜便隱居田園,寫詩自娛,耕讀傳家,形成了壹種農村文化脈象。
3、書上寫著這許多字,佃戶說了這許多話,卻都笑吟吟的睜著怪眼看我。
4、其漢譯為:“妳這些憐惜佃戶的話,都是貓哭老鼠。”。
5、三堂、六廳之下,孔府的屯戶、佃戶也按保甲編伍,實行保甲制度。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佃戶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