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七月流火”
指的是氣變涼了。意思是說在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 因人們誤把“七月”理解成公歷七月,所以“七月流火”在現代常被誤認為天氣炎熱。
出處
“七月流火”出自《詩經·國風·豳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壹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意思是說在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就是指天氣變涼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出自先秦佚名的《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壹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譯文:
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十壹月北風勁吹,十二月寒氣襲人。沒有好衣沒粗衣,怎麽度過這年底?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帶著妻兒壹同去,把飯送到向陽的土地上去,田官趕來吃酒食。
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春天陽光暖融融,黃鸝婉轉唱著歌。姑娘提著深竹筐,壹路沿著小道走。伸手采摘嫩桑葉,春來日子漸漸長。人來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傷悲,害怕要隨貴人嫁他鄉。
七月大火星向西落,八月要把蘆葦割。三月修剪桑樹枝,取來鋒利的斧頭。砍掉高高長枝條,攀著細枝摘嫩桑。七月伯勞聲聲叫,八月開始把麻織。染絲有黑又有黃,我的紅色更鮮亮,獻給貴人做衣裳。
鑒賞
《國風·豳風·七月》是《詩經·國風》中最長的壹首詩。《毛詩序》認為它的主題是“陳後稷、先公風化之所由,致王業之艱難”;陳奐《詩毛氏傳疏》則認為是“周公遭管蔡之變而作”,兩者時間相距甚遠,似不可憑信。《漢書·地理誌》雲:“昔後稷封斄(lí),公劉處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鎬,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據此,此篇當作於西周初期,即公劉處豳時期。
《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陜西旬邑縣、邠縣壹帶)的奴隸所做的詩歌。可能是因詩長,年代久遠,有某些錯簡的地方,但基本次序還是清楚的。
全詩八章,每章各十壹句,基本上是按季節的先後,逐年逐月地來寫男女奴隸們的勞動和生活的。這首詩按時序敘事,很象是壹首農歷詩,類似後世民歌中的四季調或十二月歌。但由於它所敘述的內容反映了當時奴隸們壹年到頭的繁重勞動和無衣無食的悲慘境遇,所以應把它看作是反剝削反壓迫的詩篇。
創作背景
《豳風·七月》的主旨,《毛詩序》認為是“陳後稷、先公風化之所由,致王業之艱難”;陳奐《詩毛氏傳疏》則認為是“周公遭管蔡之變而作”。崔述《豐鎬考信錄》認為:“此詩當為大王以前豳之舊詩,蓋周公述之以戒成王,而後世因誤為周公所作耳。”方玉潤《詩經原始》也說:“《豳》僅《七月》壹篇所言皆農桑稼穡之事。非躬親隴畝,久於其道者,不能言之親切有味也如是。周公生長世胄,位居冢宰,豈暇為此?且公劉世遠,亦難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