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PSP是指興奮性突觸後電位,英文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簡稱EPSP。是指由興奮性突觸的活動,在突觸後神經元中所產生的去極化性質的膜電位變化。
機制:
某種興奮性遞質作用於突觸後膜上的受體時,導致後膜上的Na?或Ca?通道開放,產生Na?或Ca?內向電流,使局部膜發生去極化的結果。
2、IPSP是突觸前膜釋放抑制性遞質,導致突觸後膜主要對Cl?通透性增加,Cl?內流產生局部超極化電位。
擴展資料:
1、EPSP特點:
(1)突觸前膜釋放遞質是Ca2+內流引發的;
(2)遞質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釋放出來的;
(3)EPSP是局部電位,而不是動作電位;
(4)EPSP是突觸後膜離子通透性變化所致,與突觸前膜無關。
2、IPSP特點:
(1)突觸前膜釋放遞質是Ca2+內流引發的;
(2)遞質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釋放出來的;
(3)IPSP是局部電位,而不是動作電位;
(4)IPSP是突觸後膜離子通透性變化所致,與突觸前膜無關。
百度百科-EPSP
百度百科-I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