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網絡社區民族團結教育模式構建研究

網絡社區民族團結教育模式構建研究

網絡社區民族團結教育模式構建研究

摘要:互聯網已成為當今人們重要的交流工具之壹,其獨特的魅力和優越性使其成為時代的象征。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壹分為二的,正是互聯網的便利性、快捷性和匿名性,使其成為民族分裂分子手中的壹把血淋淋的匕首。他們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信息,從事可恥的民族分裂行為。民族工作者肩負著維護民族團結的重任,要不斷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武裝自己,開設民族工作專題網站,發揮互聯網優勢,為民族團結保駕護航。

關鍵詞:民族團結,網絡社區,教育,模式

社區網絡下的民族團結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互聯網作為重要的傳播工具之壹,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優勢成為時代的標誌。然而,另壹方面,正是由於互聯網的方便、快捷和匿名等特點,互聯網成為民族分裂分子手中的壹把血腥匕首,用來發布虛假信息。所以我們可以說,網絡不僅是人們日常交流知識的平臺,而且作為民族戰場,我們應該繼續利用先進技術建立民族工作網站,維護民族團結。

關鍵詞:民族團結,網絡社區,教育,模式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壹個多民族、團結友好、血脈相連的大家庭。正是由於各民族的大團結,促進了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壹體的格局。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華民族五十六個兄弟姐妹血濃於水,榮辱與共。換句話說,只有民族團結,國家才能和諧繁榮。相反,如果民族團結遭到破壞,必然導致國家動蕩和社會發展停滯。可見,“民族團結是壹種精神,是壹種思想整合力,是壹種追求,對凝聚人心、整合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各民族才能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形成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堅實的向心力,更好更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 。目前,許多與民族相關的網站社區只是利用了網絡多媒體的傳播,而忽略了網絡中民族的實際心理需求,即他們只是表面上通過多媒體將民族信息網絡化,而沒有真正實現民族工作者與民族網絡信息或用戶的有效溝通。網絡取代了民族教育工作者的地位,使得網上民族工作成為簡單的“人機”對話,從而使得網上社區沒有真正成為當前民族工作的平臺。這在壹定程度上導致了網上民族團結教育這個平臺失去了生命力,成了人們不停倒水的“壹潭死水”。因此,可以說,如何打好互聯網陣地的攻堅戰,更好地服務於民族大團結,是壹個亟待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

第壹,基於網絡社區的民族團結教育模式的概念。

網絡社區也可以稱為社區的信息化、網絡化,通常指在網絡載體基礎上出現的交流空間,如論壇、貼吧、個人空間、聊天群等。隨著當代網絡社區規模的擴大,地球上任何地區之間的距離和時差都不再存在。網絡社區的形成是壹把雙刃劍。壹方面,網絡社區為進壹步加快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提供了便利。另壹方面,網絡也為民族極端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進行民族分裂活動提供了平臺。他們“利用網絡媒體在世界各地傳播,對中國的國家統壹和民族團結造成了不利影響,這也凸顯了加強網絡媒體建設、促進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統壹的重要性。”【2】《現代漢語詞典》對格局的解釋是“事物的標準或人們可以遵循的標準樣式”。如:政治模式、經濟模式、行為模式、社會運行模式、教育教學模式等。,通過“模型”的構建,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所謂網絡社區民族團結教育模式,是指借助網絡社區進行民族團結教育的實施體系,包括網絡社區民族團結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構建途徑。通過構建網絡社區民族團結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利用網絡優勢,為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促進民族團結提供保障。

二、網絡社區民族團結教育模式構建的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

民族工作是為了保護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繁榮。民族工作的對象是少數民族人員,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首先,這是因為以人為本和少數民族工作的目標是壹致的,即實現人的更好發展。以人為本作為壹種社會價值理念,應該貫穿於民族工作的全過程。其次,網絡社會的主體性和去中心化進壹步肯定了人的主體價值,這就要求在網絡社區的民族工作中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特征,設置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內容,以尊重和肯定贏得少數民族對民族團結的認同。

2.“三貼近”原則

“三貼近”就是貼近少數民族的實際、生活、人民。在網上社區民族團結教育模式的構建中,要在民族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呈現“民族風格”,貼近少數民族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實際,有針對性、有計劃地把少數民族的實際活動改到網絡上,進壹步調動和發揮少數民族的自主性、自覺性、 少數民族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借助網絡的互動性和即時性,從而引導人們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人格得以獲得。

3.虛實結合的原則

網絡社區和現實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壹般來說,網絡社區的運作模式是基於現實社會,通過網絡擴大社會的影響力和傳播覆蓋面。所謂虛實結合,就是網上民族團結教育所涉及的每壹個環節都必須與現實社會相關聯。例如,在網絡社區中,可以選拔優秀的少數民族成員擔任民族社區網站的管理者和運營者,組成社區管理和宣傳團隊,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少數民族社區的領導者之壹,從而在壹定程度上強化他們的民族團結意識,並將這些優秀的民族成員作為擴散點,使他們被稱為輿論的引導者,形成點對點的擴散效應。

第三,網上社區民族團結教育模式的內容設置

網絡社區中的民族團結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應該進壹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幾千年來對我們祖國的深厚感情."[3]愛國主義是動員和激勵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進步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愛國主義不僅是民族精神凝聚力的重要體現,也是維護祖國統壹和民族團結的紐帶。對於公民個體而言,愛國主義也是當代公民實現人生價值的力量源泉。

二是進壹步加強民族理論政策宣傳教育、民族團結友好宣傳教育、民族地區發展成就宣傳教育、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主義法制宣傳教育等。最後,要不斷填充新的內容,完善網絡社區民族教育內容的生活化改造,這首先是由網絡社區本身的特點決定的。網絡社區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如果網絡社區裏到處都是過多的理論宣傳標語和口號,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厭煩,最終也不利於民族團結教育的開展。因此,必須堅持理論宣傳教育,不斷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是要深入到少數民族群眾的實際生活中去,實現少數民族教育內容的生活化和時代化。通過誌向教育,樹立少數民族的理想信念,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服務;通過責任教育,樹立少數民族維護祖國安定團結的責任意識;通過寬容教育,在少數民族與不同民族的交往中建立起少數民族的友愛;通過感恩教育,樹立少數民族對鄰居、社會、國家的感恩之心。

第四,構建基於網絡社區的民族團結教育模式的途徑

目前,網絡社區以各種網站的博客、貼吧、論壇、微博等形式在民族團結教育模式的構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充分發揮網絡社區的“話題設置”功能,培養人們的民族感情。

議程設置是大眾傳播。其中壹個重要的社會功能和作用,也就是說,大眾媒體是否報道了壹件事情,會影響到公眾對這個問題的關註度和對社會環境的認識。美國著名記者w·李普曼(W lippman)認為,大眾傳媒的報道活動是壹種創造“擬態環境”的活動,這種環境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關於外部世界的形象”,從而影響人們的行為。民族團結首先需要壹定的民族情感作為內在支撐。民族情感是民族團結的要素之壹,是指在多民族國家的生活中,人們看待不同的民族制度、民族活動和民族事件時的內心體驗和感受。它是人們在情感認知過程中形成的對不同民族的好感、惡感、愛憎感、美醜感、親疏感等心理反映的總稱。因此,可以在網絡中發揮議程設置的重要功能,通過構建外部環境來影響族群的群體心理和行為。

2.豐富網絡社區的民族信息等相關鏈接,加深人們的民族認知。

網絡憑借其“超鏈接”功能,使網民在網上閱讀信息時,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質量上獲得信息的滿足感。網絡的“超鏈接”功能,使得與民族相關的信息能夠得到更多背景素材的支撐,因此能夠顯得厚重、深刻,使其更加“立體、多維、厚重、有質感”,讓不同民族在瀏覽新聞信息的同時,更好地把握信息的內在精神,加深民族認知。

3.重視網絡社區“意見領袖”的作用,強化人們的國家認同。

所謂認同,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系和情感認同,正如弗洛伊德所認為的:“認同是個體與他人、群體或模仿者之間情感和心理趨同的過程。”[4]民族認同,作為民族學和人類學的概念,是指壹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壹些穩定的屬性和特征,是這個民族成員之間的相似性。它由壹系列相對穩定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壹般心理等因素組成。意見領袖是指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經常向他人提供信息,同時對他人施加影響的“積極分子”。他們在大眾傳播效應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中介或過濾作用,他們向受眾傳播信息,形成信息傳遞的兩級傳播,並通過“意見領袖”對網絡社區族群的輿論引導,傳播主流社會價值觀。使各民族獲得國家政治、經濟或日常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知識,並借助主流輿論引導,促進各民族形成與主流社會相融合的身份意識和觀念。[5]把握“意見領袖”的核心作用。

參考

[1]民族團結示範點:多民族* * *存在是湖南之福[J]。2009年全國論壇(12)。

[2]龍·融雲。全球網絡時代的大眾傳媒與國家認同[J].廣西民族研究,2011 (1)。

[3]《列寧全集》第28卷[M]。人民出版社,1990:68。

[4]切·文博。弗洛伊德主義原理精選[M]。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375。

[5]龍·融雲。全球網絡時代的大眾傳媒與國家認同[J].廣西民族研究,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