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論合作原則在翻譯理解中的作用《外語》,1993+0(獨立撰寫)
3.觀點轉換在漢英翻譯中的應用《中國翻譯》,1995+0(獨立撰寫)。
4.塔絲母親的角色。從《語言》看夏甲性格的變化,《瑪格麗特·勞倫斯評論》,第2-3卷,1995,美國(獨立撰寫)。
5.簡評“翻譯功能理論”和“上海科技翻譯”,1995.4(獨立撰寫)
6.“翻譯功能理論”對實用文獻翻譯的指導作用《上海科技翻譯》,1996.3(獨立撰寫)
7.殘月樓為何獲省長獎外國文學提名,北京外國語大學,1997.2(獨立撰寫)。
8.從文化接受角度分析《酋長》英譯本的得失。四川外國語大學學報,1998.438+0(獨立承擔)
9.發自內心的歌唱──加拿大華裔作家詩集與小說解析,有嘴的麻雀,文藝報,4月29日出版,1999(獨立承辦)。
10.翻譯功能理論的啟示──對某些翻譯方法的新思考,中譯本,2000年4月(獨立撰寫)。
11.橋梁的另壹端──論翻譯對目的語文化的影響。
12.“虛構的真實”的完美實現──淺析愛麗絲·門羅的《愛情的進程》福州大學學報2000.2(獨立撰寫)
13.反向翻譯與商務詞匯翻譯中的借用《中國翻譯》2001.4(獨立撰寫)
14.從專八翻譯測試看英語專業學生目前急需加強的幾個方面。中譯,2002.338+0(獨立撰寫)。
15.從《中國古代百俗》的翻譯來看,翻譯功能決定了翻譯策略。四川外國語大學學報,1,2002(獨立撰寫)
16.石黑壹雄和他的“國際化小說”《青年閱讀》,2002年第5期(獨立撰寫)。
17.文學翻譯中的作品研究——論《使女的故事》的翻譯,香港《翻譯季刊》第24期,2002年底出版。本刊摘要(英文)收錄於曼徹斯特大學主編的半年度翻譯摘要(獨立撰寫)。
18.壹部反映現實的未來小說──評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女仆的故事》,《當代外國文學》2003+0(獨立創作)。
19.網絡的雙刃劍——淺析《藍色虛擬空間》與《譯林》,2003年第5期(獨立撰寫)
20.商務語篇翻譯《中國翻譯》,2004.3(獨立撰寫)
21.在學科的交匯處——讀《架設東西方橋梁——英國漢學家雅各布研究》,《外國語言文學》(季刊)2004年第3期(獨立撰寫)
22.通俗文學對譯者的挑戰《中國翻譯》2005.2(獨立撰寫)
23.《口譯教學中的語用環節》,上海譯文(原上海科學翻譯),2005年第2期(獨立撰寫)。
24.當代英美通俗小說的翻譯及其影響,《福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獨立撰寫)
25.論翻譯詞語的時代性,《中國科技翻譯》,2005年第3期(獨立撰寫)。
26.國際宣傳翻譯中“身份”的確立《中國翻譯》2007+0(獨立撰寫)
27.翻譯教學的軟肋及改進方向《上海譯文》2007 438+0(獨立撰寫)
28.《對外宣傳標語翻譯構建的語用修辭分析》《福州大學學報》2007.438+0(獨立撰寫)
29.《新版柯林斯英語詞典的語用信息及雙語對比的必要性》,《外語研究》,2007.3(獨立撰寫)
30.語用學與翻譯中言語資源的合理使用《中國翻譯》2008.6(獨立撰寫)
31.翻譯教學中“守土有責”意識的培養——淺析中式英語的流行,上海譯文,第3期,2010。
32.韋努蒂“異化”理論話語的修辭分析,中譯本,第4期,2010。(本文獲福建省第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3.於丹《經驗》英文版的修辭解讀,《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0。
34.論翻譯話語的修辭力量,《中國外文》,第3期,2011。
35.《國際宣傳翻譯:從“新修辭學”理論視角思考》,東方翻譯,2011(5)8-13雙月刊。
36.中英文化館說明文的修辭對比與翻譯,上海譯文,2012(1),29-33雙月刊。
37.德國翻譯目的論的修辭反思,《外語研究》,2012(1),91-95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