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vāna
佛教術語。意譯就是滅絕、滅絕、沈默、無為、死亡等等。涅槃是從印度傳統宗教佛教中繼承下來的概念,也是最容易被誤解的佛教術語。它的本義是熄滅,被風吹滅。早期佛教認為獲得涅槃的人有兩種存在狀態:壹是愛情等煩惱已斷,但前生留下的業障猶存,稱之為余涅槃;第壹,生命終了,五蘊散盡,不再出世,稱為涅槃。大乘佛教對涅槃的理解比較復雜。它認為過去大乘的涅槃理想是“滅智捐身”,而自己的理想是涅槃而生,即拯救眾生,不生不死也不涅槃而生。關於大乘涅槃的特點,有很多說法:《涅槃經》說,有常樂自潔的功過;中倫說現實是涅槃;中說空即是涅槃,世等於涅槃;也有說涅槃是法身、法界、如來、藏的意思。在大乘佛教中,涅槃既是解脫的境界,也是存在的本體,與經驗的存在相對。
/信息/N/N0449。html文件的後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