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間來記憶 同學們應該抓住記憶效果最佳的時間段來安排記憶,提高效率。壹般而言,早上6:00—7:00頭腦清醒,記憶效果比較好,上午、下午都有課程安排學習比較緊張,中午休息30—50分鐘可以緩解疲勞,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學習。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證7—8小時睡眠,記憶效果也會降低。
尊重自己生物鐘 由於生理條件和生活環境、習慣的不同,人們的生活節律和最佳感覺也往往不盡相同。有的人的學習最佳時間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還有的同學感覺晚上學習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學習時段之後,按照它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休息。將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覺時間去做,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要有時間限制 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計劃時,要適當給自己“壓力”,對每壹科目的預習和復習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時間、限定速度、限定準確率。這種目標明確,有壓力的學習,可以使註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復習效率。同時,每學習完壹部分時,都有壹種輕松感、愉悅感,會更充滿信心地復習下去。
對照計劃反省 計劃壹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動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應立即在次日加倍補上。如:反省自己,當天的計劃完成了沒有,明天先幹什麽?再幹什麽?如果完成的好時可獎勵自己壹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時可懲罰自己壹次。這樣做,既有約束力又有可*作性,每天都會感到在進步。壹段時間後,還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計劃做出進壹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進學習。
公開學習計劃 少數高中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這樣的同學在制定學習計劃後,最好向家長、老師或者同學宣布。這樣做壹方面會起到監督作用,也會起到壹個強迫約束效果,當自己不能堅持時,馬上就會想到:“是否別人會笑話自己意誌薄弱”或者“太沒出息了”,因此就能堅持到底,“無論如何,壹定要堅持實行自己的計劃”。
2 高中學習方法
學校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學習怎樣學習和怎樣思考,使學生高效率地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學習盡量多的知識。高中階段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打基礎的時期,同學們應如何把學習搞好,打好未來成才的基礎呢?
壹、立誌是學習動力的源泉 立誌是走向成功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這旅程的盡頭就有壹個成功在等待,來慶賀妳努力的結果。” 作為壹個高中學生,應該學會把握時代的脈博,面向未來,立振興祖國之誌,立自我成才之誌,還要逐步培養和樹立自己的專業方面的誌向和理想。有了遠大的誌向抱負,就有力爭上遊、奮鬥成才的強大動力,刻苦學習,努力爭取優異的成績。
二、跨越好從初中到高中的學習臺階
初、高中之間,在知識上有它的連續性。初中所學過的知識,都是高中學習的知識基礎。但是,跟初中比較起來,高中各學科在知識廣度、內容深度上有明顯的提高。因此,認識高、初中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有什麽不同,做好思想準備,並主動積極地創造條件,盡快適應各科學習,是非常必要的。相對初中的學習,高中的學習跨越了知識和能力兩大臺階。高中的知識內容與知識結構與初中相比出現了兩個飛躍: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壹般,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學習對同學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維能力、邏輯推理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自學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從初中階段進入到高中階段,在學習上要跨上壹個較高的臺階。為了順利地跨越這壹臺階,我們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要以新的、不同於初中的學習方法,學好高中的課程。
三、尋找壹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1.努力做到全面發展與培養個性特長相結合 中學生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就學科學習來說,也要全面發展。語文、英語作為語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數學作為運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須學好;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作為現代科技的基礎,也要努力學好;政治課的學習,能使我們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歷史、地理知識以及音樂、美術等藝術科目,對於文化修養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養對高雅藝術的欣賞鑒別能力的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2.學會讀書 成功的學問家,都有著迷地讀書的特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為中學生,讀書,首先要讀好課本,然後還要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
(1)正確使用課本 課本,是教與學的根據。要學習好各個學科,必須重視並學會閱讀課本。有些同學不知道應該怎樣使用課本,往往只是在課後從書本中找出解題的公式,把習題做出來,就以為是讀了課本了。這種用書的方法,在高中是決不可行的。在不同的學習環節中,都要閱讀課本,但有不同的要求。在上課前,最好先預習課本中將要講授的內容,這壹遍是略讀,只要知道將要講什麽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處記下來,課堂上認真聽明白它。預習是為了使聽課心中有數,提高聽課效率。課後第壹件事不是做練習,而是閱讀課文。課後復習,是消化階段,是自己進行深入理解、分析綜合的積極思維過程,必須及時地、仔細地、逐字逐句地閱讀課本,並在此基礎上,動腦動手,積極消化。最後,在學完每章之後,還應把整章課文再閱讀,做壹個全章總結,把全章內容整理成有綱有目的系統內容,有系統地掌握它。這是壹種知識歸納。
(2)廣泛的課外閱讀 除了精讀課本外,為了開拓自己的視野,培養自學能力,還應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特別是科普書籍和報刊。對科普報刊上的文章,除了自己特別有興趣的可以精讀外,壹般只要泛讀就可以了。在泛讀中可能遇到壹些自己讀不懂或讀得不太懂的問題,這不要緊,從閱讀中知道有這麽壹回事,也是有益處的,這種閱讀的主要意義在於擴大妳的知識面,活躍妳的思維。
3.認真做好實驗 實驗是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基礎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學習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時,實驗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鞏固有關知識。因此,必須學會實驗。
(1)要認真學好歷史上的著名實驗。 學習這些歷史上著名實驗的實驗方法、實驗原理和實驗裝置,可以啟發我們自己的思路,使我們在自己進行實驗時可以進行借鑒,吸取其精華,並認識到對現象的認真觀察和科學歸納的重要性。
(2)正確觀察演示實驗。 課堂上的演示實驗,是教師進行*作,引導我們正確觀察、從實驗中分析總結得出規律的實驗。這時我們雖然沒有機會動手,但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看和聽,還可以充分地思考。觀察演示實驗。首先要認真聽清老師關於為什麽要做這個實驗和怎樣安排實驗的講解,明確實驗目的,知道要考慮哪些因素,排除什麽幹擾,用什麽儀器,它們的作用如何等等。在演示的過程中,要看清每個步驟的目的、*作過程、現象變化過程、怎樣做可以獲得成功、怎樣將導致失敗等等。總之,看演示實驗,要認真觀察和思考,把註意力放在觀察和思考實驗目的、原理、裝置、實驗*作步驟和變化過程上,而不能單看實驗結果,更不能只覺得好看、好玩就心滿意足了。
(3)認真動手做好實驗。 教學中安排的學生實驗,是極為寶貴的學習機會。百聞不如壹見,更不如壹做,要真正掌握實驗技能,必須通過自己的實踐。
“六要六不要”:
4.養成做練習的良好習慣和規範 做練習是高中學習中的重要環節,歷來為同學們所重視,它對透徹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練習,必須有良好的習慣。如果只追求解題的答案和數量,陷入題海中,必然收效甚微。理解掌握基礎知識,是正確完成練習的前提條件。基本概念、規律是解題的依據。不會解題或解題錯誤,常常是因為基本概念和規律沒有理解好的緣故。
做練習的正確方法和良好習慣應是怎樣的呢?
首先要認真審閱題目。例如在解物理題時,首先應認真分析研究對象和物理過程。要仔細閱讀題目中每壹句,每壹個概念,每壹個數字,每壹個單位,使自己清楚題意。然後確定研究對象是哪個物體或哪個系統,這些對象經歷什麽過程,從而確定解題的目標和依據。畫草圖是幫助我們分析題目,使題目形象化、具體化的途徑。要把已知條件和未知量壹壹列出。練習題中的已知條件,有的是直接給出為已知數,有的不是直接給出,而是間接給出,隱含在壹些給出的數值或信息中,要通過分析,根據壹些相互關系,才能求出來。根據題意分析,找出各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確定解題的物理公式。要特別註意某些習題中的近似條件或發生轉折的臨界狀態。還要註意許多物理習題,由於思考的角度和思路不同,選擇的研究對象不同,運用的物理公式和數學方法不同,可有幾種不同的解法。做習題時,進行壹題多解的練習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對各種解法加以分析比較,不但能使知識融會貫通,而且能學會選擇最簡捷、最巧妙的解法。在運算中,必須統壹單位制。解物理習題,不能壹解出結果就認為達到目的了,還要研究這些結果是否合理,是否已經齊全,是否有取值範圍,等等。必須確認答案已經全面合理,正確無誤,解題才算結束。做練習時,要註意培養認真嚴謹的學風,做到表達規範。練習、測驗經老師批改發回後,不能只看分數,要認真研究老師批改中指出的問題,檢查發現自己在理解和運用知識方面的漏洞和錯誤,及時補上和改正。應建立壹個錯題記錄,仔細分析原因,找出相應的薄弱知識點加以強化,這樣才有可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5.掌握記憶的方法 學習中,有大量的知識都要求我們記憶,以便隨時可以拿出來加以應用。怎樣才能迅速、完整、準確地記住它們呢?理解是記憶的基礎。進入了高中階段,更要強調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在理解和記憶的結合上有更高的要求。理科的概念和規律有些似乎簡單,有些則很抽象、復雜,不論如何,在學習時都應加以分析,弄清來龍去脈,突出要素,抓住關鍵,這樣就能加深印象,可以在達到理解的同時記憶下來,並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能靈活運用了。(突出重點記憶法)在研究某些問題時,許多概念、規律往往成組出現。在學習時除了弄清它們的來龍去脈,還應縱橫比較,弄清如何得來,如何應用,如何從壹些公式推出另壹些公式,還應將它們與有關的相類似的公式從形式上、內容上、特征上加以比較鑒別。可以進行列表類比、知識歸類,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區別。這樣,對較為復雜的內容,也能理出體系和線索,並能清晰地記憶和運用它們。(對比聯系歸類記憶法)反復自我撿查,反復應用,是鞏固記憶的必要步驟。每節課後的復習、單元復習、解題應用、實驗*作、學期學年復習,都應有計劃做好安排,才能不斷鞏固自己的記憶。
四.把學知識和學方法結合起來,發展能力 學習中,不但要掌握各科的基礎知識,而且要與學習壹些科學的研究方法結合起來,培養有效地從事學習、工作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有了這些能力,就可以學得快而好,長大後就有更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發明創造能力。在解題時,不能只會解就算了,而是要提高到掌握解題的基本方法的高度。在高中階段,要培養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談談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問題。觀察能力 壹個有較強的觀察能力的學生,在觀察實驗時和自己做實驗時,就能抓住過程和現象的特征,能夠敏銳地發現壹些原來設想不到的或有細微差別的現象,也能從周圍的日常生活中獲得很多的知識。怎樣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呢?觀察時必須目的明確、專心致誌,抓住觀察現象的特征。對實驗的每壹步驟,都要明確主要是探索或驗證什麽,把觀察的註意力集中到這點上。觀察還必須精細,留心有什麽新的現象發生,而不是浮光掠影、視而不見。我們還要敏於觀察,對壹些現象還要反復觀察。在觀察過程中積極思考,在實踐中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思維包括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過程。應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識的應用等培養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學到知識,還要學到科學的思維方法,發展思維能力。要提高思維能力,就要經常用比較法進行學習。首先,在學習每壹個新概念時,不但聽老師講解,還要自己進行比較,找出相似的例子,加深認識。第二,學到意義相近的概念、規律時加以比較,從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其區別與聯系。經常用比較法進行學習,可以學會全面分析問題,從多種事物發現它們的聯系、區別和各自特征,使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得到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學習中既要善於動腦,也要善於動手。實際*作能力主要指能夠做出東西來,並且養成壹系列有關智力的意誌品質(如事前設計好*作步驟、能正確使用儀器和工具、註意準確和精密、及早糾正偏差或迅速改用更合理的方案等)。課堂上做好分組實驗和隨堂小實驗,在課外積極參加各種創意實驗設計和科技發明創造活動,都能使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在課堂、課外的實驗和各項設計、制作活動中,都要努力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結合起來,培養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自己的創造才能,首先要學會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愛因斯坦說過:“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要敢於對已有的結論提出疑問,敢於抒發自己的不同意見,敢於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發現”知識。要通過課內老師指引下的研究性學習,以及課外自訂題目、獨立進行的研究性的探索,體驗知識的發現過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求異,學會創新。要知道,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創造,要想將來在科學上有所建樹,是離不開創造性思維的。今天具有創新性的學習精神,他日就能在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搶占科技發展高級領域中的“制高點”,進而控制壹大片的開闊地帶,成為攀登科技高峰的優秀人才。
首先,考試緊張是壹種正常現象,很多學生在考試的時候都會緊張,甚至在成績好的學生中也會出現。關鍵是妳要從心理上去正常認識。
緊張,無外乎擔心考不好,怕考不好帶給自己壹系列的不好的後果。記得以前看過這樣壹個故事,原文記不清楚了,大意是這樣的:壹個男孩子在面臨考學的時候也很緊張,擔心考不好。
他外祖父問他:孩子,萬壹考不上好的學校,最壞的後果是什麽?
孩子回答說:最壞的後果就是去參軍。
外祖父又問他:參軍去,那麽最壞的後果是什麽呢?
孩子想了想回答說:最壞的後果是被送往前線打仗去。
外祖父繼續問:送到前線打仗去,那最壞的結果是什麽呢?
孩子思考了壹下,說:那就是犧牲!
“那妳怕死嗎?”
“不怕!”
“妳連死都不怕,那妳還緊張什麽?
當然,這只是壹個故事。
呵呵,在這裏教妳幾個放松的辦法,希望對妳有效,也祝願妳能考出好的成績。
①深呼吸法:考前找壹個比較安靜的地方,站立,眼微閉,全身放松,深呼吸,同時默念“1—2—3”,心想:放松、放松。這樣可以使血液循環減慢、心神安定下來,全身有壹種輕松感。
②扮怪臉法:找壹稍偏僻的地方扮怪臉,歪嘴扭唇、擡鼻斜眼,放松面部肌肉。如能面對小鏡子看到自己的古怪神態,壹定會忍俊不禁地發出笑聲,壹切牽腸掛肚的念頭都消失了。
③精神勝利法:心裏想,我壹定能成功,壹定能發揮超常,考出好成績。我考不好,別人也不怎麽樣。反而會降低壓力,保持平常心。
④臨場活動法:由於正常的緊張情緒也會使體內產生大量的熱能,所以可以在考試前稍稍活動活動,使熱量散發。可走動、小跑、搖擺、踢腿;可以雙手握緊再放開,讓全身肌肉縮緊再放松;可在考試過程中用力擰壹下身體的某壹部位。這樣緊張情緒會漸漸消失。
⑤閉目養神法:閉目,舌抵上腭,經鼻吸氣,安定神情。可以設想壹個人走在幽靜的森林裏,恬然自得。
⑥凝視法:確定壹個距離較遠的明朗的物體,凝神並細心地去分析、琢磨其顏色與遠近。
⑦漫畫消遣法:可翻翻誇張、逗趣的壹些漫畫作品,促使心情開朗、情緒高漲,重新占據優越感,恢復自信心。
⑧自我暗示法:“我已做好充分準備,不會考壞的”、“緊張是膽小鬼的行為”。
⑨類比法:“我考試緊張,任何人考試都緊張。”對此自己不妨泰然處之。
⑩聯想法:緊張時,想自己曾經做過成功的事,回想成功時的心理體驗,這樣會感到非常滿足,從而消除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