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濟陽關簡介

濟陽關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腰陽關穴別名5由來6穴名解7脊陽關穴位置9脊陽關穴的選擇10脊陽關穴的解剖10.1脊陽關穴神經的層次解剖10.2、血管的功效與作用11脊陽關穴12主治姚16濟陽關穴研究進展16.1鎮痛作用17參考附件:1古籍中濟陽關1拼音。

2英文參考Yāoyángguān GV3【中國針灸大辭典】

3.總結壹下濟陽關是經絡穴位的另壹個名稱,即耀陽關[1]。出版《循經腧穴匯編》。

耀陽關漢語拼音耀陽關羅馬拼音耀陽關美式英語譯名腰晴各。

國家

壹代

編號中國GV3日本3法律

莫蘭特VG3野夫IVG3德國LG3英國Gv3美國Go3

耀陽關是經絡穴位的名稱(Yāoyángguān GV3)[2][3]。原名陽關[2][2]。王冰對《黃帝內經》骨虛理論的詮釋。它叫耀陽關[2]。別名嶺陽關,背陽關[2]。它屬於督脈[2][3]。腰為腰,陽為壹對陰,關為器,督脈為陽,穴屬督脈,位於腰的旋轉處,如腰的器,故名耀陽關[3]。腰陽關穴主要用於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功能性子宮出血、睪丸炎、遺精、陽痿、腎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慢性腸炎、腰骶痛、破傷風、麻木、膝腫、帶下、淋證、便血等癥。

4.腰陽關穴別名陽關(王冰《黃帝內經》骨虛論註)、北陽關(針灸大全)、濟陽關(循經腧穴考證)。

5來源《黃帝內經蘇文氣腑論》:十六椎下有陽關。

6穴位名稱為腰,陽為壹對陰,關為臟腑,督脈為陽,穴位屬於督脈。它位於腰部的旋轉處,如腰部的器官,故命名為耀陽關[3]。

陽指的是下焦之陽。風俗,機關,風俗,門戶會相遇。此穴是經絡之氣出入的地方,是腰部的要害穴,是下焦藏元氣的穴屋,是腰部運動的器官。此穴兩側為大腸俞,為太陽之足。艾灸陽關可以讓妳感覺到火入丹田,分布五臟六腑。即從陽關穴到大腸俞,從大腸俞到足太陽其他穴位,以疏通臟腑。由於這壹作用,此穴與大腸俞有橫向聯系,認為督脈與足太陽經過的是窄道,是壹個分為腰關節的大關節,穴位在關元俞之上,相當於腹部關元穴的上部。關元是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而這個穴位屬於督脈,是元陰和元陽的會所,所以取名陽關,區別於膝蓋的陽關。[4]

7腰椎[5]

8脊柱上陽關穴的定位標準:腰陽關穴在腰部,後正中線上,第四腰椎軟骨下凹陷處[6]。

腰陽關穴位於脊柱區,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處,後正中線上。俯臥取穴[3]。

腰陽關穴位於第四、五腰椎棘突之間,約在髂脊水平[2]。

腰陽關在督脈中的地位

腰陽關穴在腰椎中的位置

腰陽關穴在腰椎中的位置

腰陽關穴在腰椎(肌肉)中的位置

腰陽關穴在腰椎(骨)中的位置

9如何選穴脊柱陽關位於脊柱區,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處,後正中線上。俯臥取穴[3]。

俯臥,在後正中線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髂骨棘平齊。

當該點壓低至兩髂脊最高點連線中點以下時[7]。

10脊柱陽關穴的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和股骨粗隆間韌帶位於陽關穴下方。第四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及其伴行的動、靜脈主要分布在淺層。深層有棘間椎外(後)靜脈叢、第四腰神經後支的分支和第四腰動靜脈背側支的分支或分支。

10.1級解剖學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棘間韌帶[3]。

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8]。

10.2穴位在神經血管淺層有帶腰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有腰神經和腰動脈的後支[8]。

分布有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腰動脈後支[2]。

11濟陽關穴的功效與作用[3]。

腰陽關有祛寒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督脈貫穿脊柱,脊柱是“陽脈之海”,所有的陽經都與之交會。足三陽經均沿下肢運行,腰陽關位於腰部,故可治療腰骶部疼痛及下肢癱瘓[9]。

督脈起於細胞,透脊屬腎,藏精主生殖,腰陽關近於命門,故可調理腎氣,治療婦科、男科疾病[9]。

腰陽關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大腸俞兩側開,故可治大腸病[9]。

腰陽關位於腰部,能益腰膝,祛風除濕。常與委中穴、腎俞、大腸俞配伍治療腰痛[9]。

腰陽關具有調理腎氣、益腰膝、散寒濕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遺精、陽痿、腰骶疼痛、下肢癱瘓等。中醫認為,大腸內有幹燥的糞便,甚至頭暈,如同癲狂,稱為臟躁。即大腸的邪熱由大腸俞傳至陽關,也沿督脈傳至大腦。不然大腸跟大腦有什麽關系?在治療中刺此穴可治愈此病,這是壹個明確的證據。[4]

12濟陽關穴主治為腰陽關穴,主要用於前陰及腰腿疾病,如月經不調、白帶赤下、功能性子宮出血、睪丸炎、遺精、陽痿、腎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慢性腸炎、腰骶痛、破傷風、麻木、膝腫等。

腰陽關穴主要用於前陰及腰腿疾病,如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功能性子宮出血、睪丸炎、遺精、陽痿、腎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慢性腸炎等[3]。

腰陽關穴主要用於月經不調、遺精、陽痿、腰骶疼痛、下肢癱瘓等[8]。

腰陽關穴主要用於腰骶部疼痛,破傷風,下肢麻痹麻木,膝關節腫脹不能屈伸。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淋證;便血、痢疾、小腹脹滿;疝氣[7]。

腰陽關穴主要用於腰骶部疼痛、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下肢癱瘓等[2]。

腰陽關穴治療腰骶疼痛、下肢癱瘓、月經不調、白帶增多、遺精、陽痿、便血、腰骶神經痛、坐骨神經痛、類風濕病、小兒麻痹癥、盆腔炎。

13針灸方法13.1針灸方法壹般刺0.5 ~ 1.0寸[3][2]。

略微向上傾斜0.6 ~ 1英寸[8]。

直刺或斜刺0.5 ~ 1寸,局部酸脹,深刺時可向雙下肢釋放麻感[7]。

13.2艾灸可以艾灸[3][7][8]。

艾條灸3 ~ 7強;或艾條灸5 ~ 15分鐘[2]。

14姬陽關穴配伍藥陽關穴多與委中穴、腎俞穴、大腸俞穴配伍治療腰痛[7]。

腰陽關穴配合次頜、中頜、關元、中脊、曲谷治療膀胱麻痹[3]。

腰陽關具有行氣通絡、溫陽散寒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多發性神經炎。

腰陽關,與腎俞、磁療、委中穴配伍,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寒濕腰痛、腿痛。

藥陽關與關元、二休、三陰交同用,治療陽痿、遺精、月經病、帶下等[7]。

腰陽關,配合腎俞、環跳、足三裏、衛中,具有行氣止痛、溫經散寒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下肢無力等癥。

腰陽關穴配合腎俞、環跳、委中、足三裏治療坐骨神經痛[3]。

腰陽關與腎俞、環跳、亞急、委中穴同用,治療腰腿痛、下肢癱瘓[7]。

15文獻綜述《針灸學》:主膝外不能屈伸,風骨木然,肌腱攣縮不好。

循經腧穴考證:主勞損腰臀痛、遺精、白濁、婦人月病、帶下。

針灸集英文:坐取十六椎節下部。

16濟陽關穴的研究進展16.1鎮痛作用多數研究認為針刺腰陽關穴具有良好的鎮痛作用,對坐骨神經痛和急性腰扭傷有較好的療效[7]。

現代研究證實,通過神經生物化學觀察到的電針腰陽關的鎮痛作用,主要是通過刺激下行抑制來控制和影響痛沖動在脊髓內的傳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