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小兒遺尿癥[中醫術語考試委員會。中醫術語(2010)]
小兒遺尿[湘雅醫學詞典]
3總結小兒遺尿(1)為病證名稱[2]。是指兒童到了膀胱應能控制排尿的年齡,入睡後仍有不自主排尿的疾病[1]。是兒科的常見病[2]。
4癥狀無意識排尿的孩子叫遺尿,從睡眠中出來的叫尿床,常見於學齡兒童[2]。
如果在嬰兒期,因為發育不成熟,或者因為白天過度玩耍,精神興奮,晚上偶爾尿床,還沒有養成正常的排尿習慣,那就不是病態[2]。
5病因病機《諸邪郁結論》:“對於遺尿,膀胱寒,故不能固水。”
膀胱是津液的腑臟,具有儲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它與腎相互作用。如果腎氣不足,會影響膀胱的正常功能,不能制約水道就會導致遺尿[2]。
6辨證6.1小兒遺尿癥肺脾氣虛證【1】指小兒遺尿癥肺脾氣虛證。白天尿頻、尿量多、易感冒、面色蒼白、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舌紅、苔薄白、脈弱是小兒遺尿癥的常見癥狀[3]。
6.2小兒遺尿癥腎氣不固證(1)是指腎氣不足,固攝失職,睡眠時遺尿頻繁,甚至壹夜數次長而清的尿,深睡後難以醒來,醒來感到疲倦,神情恍惚。
6.3小兒遺尿癥肝經濕熱證(1)是指肝經濕熱,迫使膀胱下沖,睡眠時小便不利而自行遺尿,尿量少,急躁多夢,夜間呲牙咧嘴,手腳發熱,面紅唇紅。
6.4小兒遺尿癥心腎不和證(小兒遺尿癥心腎不和證[1])指腎陰不足,心火亢盛,心腎不和,夜間遺尿,白天煩躁不安,難以自控,或見五。
7.膀胱寒的治療以溫經固痰為主,用縮泉丸、骨珠丸;腎氣不足以益氣補腎為主,用《金匱要略》腎氣丸[2]。
體針取關元、足三裏、三陰交、陰陵泉;耳針:針刺膀胱經、交感神經和腦穴[2]。
8該病名為尿來尿去,指兒童夜間忍不住小便而遺尿[4]。《古今醫學體系全集》:“對於遺尿的孩子來說,這個膀胱經是寒的,所以不能在水中,所以遺尿也是尿引起的,也是膀胱經寒。夜陰,尿不住,從細胞裏出來,叫尿。”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