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為“此岸”;超脫生死,即涅槃的境界為“彼岸”。
“此岸”出自《 佛學大詞典 》:指生死之世界。為‘彼岸’之對稱。也可意為:此處的岸邊,即言者所在的岸邊。
“彼岸”意思為:另壹邊,對岸;比喻所追求和向往的壹種境界;也可指佛教。認為脫離塵世煩惱、取得正果之處;也是佛教詞語:梵語為波羅, 華譯為彼岸,此岸指生滅,彼岸指不生不滅,指涅槃。
擴展資料:
“彼岸”與“此岸”的說法可見於龍樹菩薩所著《大智度論》十二:“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意思為:以有生有死的境界為“此岸”;超脫生死,即涅槃的境界為“彼岸”。
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因為世間所有壹切法都有生滅相,而僅有壹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苦行和輪回。
《大智度論》,是由龍樹菩薩所造,姚秦弘始四年,鳩摩羅什於長安逍遙園中西明閣上創譯。鳩摩羅什,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之壹,具名鳩摩羅什婆,意譯童壽。
百度百科-彼岸
百度百科-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