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教授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指出,漢語是以詞為基礎的語言,而英語是以形式為基礎的語言,可以翻譯成詞和詞。英語單詞量至少是1萬。作為壹種“謙虛”的語言,英語不斷從其他語言中吸收詞匯。他認為,中小學生為了記憶單詞,有必要了解壹些詞根和詞綴的知識(如後綴like -ment、-ion和-ness代表抽象意義的名詞)。
熊教授建議大家多讀書,多背字典裏的好例子。背單詞不僅僅是記單詞的音、形、義,還要註意使用情況和搭配,而背例句可以幫助掌握這方面的用法,舉壹反三。
閱讀時扔掉字典。
關於如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余教授壹方面要求大家多讀書,另壹方面介紹了“找讀書法”,用略讀來抓大意,用掃描來找細節。
對於很多喜歡邊看文章邊查字典的同學,於教授建議大家在閱讀時把字典丟在壹邊,主動去猜詞義。此外,他建議少用電子詞典,最好配備牛津、劍橋、韋氏詞典或英英詞典。
通過自言自語來練習口語。
讓很多同學困惑的是,為什麽從小學開始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仍然不能和外國人順暢的交流。孫建教授說,這首歌應該先多練習和重復,並閱讀故事和英文報刊。如果妳沒有合適的夥伴來練習口語,妳可以通過自言自語來學習口語。當妳看到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時,想想如何用英語描述它們。不要怕犯錯,要敢於說話。他強調流利第壹,準確第二。孫教授還建議學習更多的日常俚語。孫教授建議學生不妨多找外國人練習口語,而且壹定要大膽,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