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什麽是文化

什麽是文化

在甲骨文中,“文”字就像壹個人,正面站著,這個人的胸口有壹個交錯的圖案,這個圖案很簡單,可能是文身,也可能是衣服上的花紋,這是“文”的第壹層意思。在身上或者衣服上描繪壹些花紋,可增加美感。還有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賦予描繪的圖案某種意義。這是“文”的深層意思。這就如同壹個中國運動員的服裝上,必須印上中國國旗圖案,而不是日本國旗的圖案。或者妳是壹個男人,在正常情況下,妳就應該穿戴得像壹個男人,不能像壹個女人。《論語》中有這麽壹句:“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句話的本意不是說這個人很斯文,溫文爾雅,而是說壹個人的美好的言行舉止、外表體態,要和他的內在精神相協調,相呼應,表裏如壹,這樣才稱得上君子。

從這裏,我們可以理解,文是外在的美好的東西,但是它的美好是代表這某種內在的東西,並且是和內在的東西壹致的。《易傳》上說:“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不僅是衣服上的美好的彩飾,也是內在精神的壹種反映,正因為如此,才能稱得上吉祥。在後來的金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文”字的字形,中間的圖案變成了壹顆心的形狀。正是這個原因。

文是美好的精神的表現,也就是道德的象征。後來幹脆就專門指美德。鄭玄註《禮記》:“文,猶美,善也。”古人把“道德”、“文章”並稱,文章的編寫如同多彩錦繡的織造,不僅要優美,還要有美好的思想境界。

後世的“文”字,之所以是這麽寫,可以從哲學上解釋。“文”字的上面是壹個“玄”字頭,玄是天的顏色,也指天,代表著高深莫測的意思。下面的壹撇壹捺是“爻”字的壹半。爻是構成八卦的基礎。八卦是古之聖人觀天地之象,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象形取義而創造出的符號。這個符號代表著萬事萬物雖然可以不斷變化,宇宙萬物千變萬化,但是我們的祖先卻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認知。這也是為什麽中國最重要的經典,號為“萬經之首”的《易經》名為“易”的原因之壹。

再來看看“化”字。

甲骨文的“化”字,為壹正壹反兩人正倒相對,其意義是轉化、變化。中國人把自然界稱為造化,表明自然界的生成和變化。是誰造化了天地萬物呢?在中國的古代傳說中,盤古開天辟地,他死後,氣息化成風和雲,聲音變成轟轟的雷聲,左眼化為太陽,右眼化為月亮,手足與四肢變成大地的四極與五方的名山,血液化成江河,筋脈鋪成道路,肌肉形成大地,須發成為星星,牙齒和骨骼化為金屬、珍珠、玉石,汗水成為滋潤萬物生長的甘霖和雨露。盤古之後,出現了女媧。她按照自己的形象,“摶黃土造人”,用黃泥造出了人類。但人總是要死的,為了不使人類滅絕,女媧就替人類建立了婚姻關系,命男女們互相找配偶,讓他們生兒育女,壹代壹代地繁衍下去。

但是“化”這壹個字,為什麽是兩個人正倒相對呢?這樣的造字,細究起來非常有意思。《周易》中有這麽壹句:“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這句話出現在“賁” 卦中。“賁”,意思和“文”是壹樣的,都是“美好的裝飾”之類。

先要明白“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這壹句。自然界的各種錯綜復雜的現象,可以叫做“天文”,而人類中間的各種言行舉止、外表體態要很“陽光”,要有分寸,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應該做,這是“人文”。這樣下壹句就好理解了。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觀察自然界的各種現象,才能知道季節變化,便於在生產生活中做出相應的調整;而細察人類的各種美好的風尚和精神,用以教化天下人民,也就是用人的美德去影響人,感化人,讓人的境界得到提升。

這就是“化”字在“文化中”的本義。

因此我們可以說,“文化”壹詞,正是反映了從個人道德的提高,發展到整體人類道德提高的過程。在這裏,道德的含義與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有所不同,準確地說,應該是“做人的高境界”的意思。

需要註意的是,我在這裏說的文化,實際上和西方的文化壹詞也有壹些不同。西方的“文化”壹詞源於農作物的種植,具有物質功利色彩;而中國的“文化”壹詞,從以上的分析可知,更傾向於人以及人的精神的發展。這也可說是東西文化差別的壹個縮影。

盤古的身體各部分化為萬物,女媧創造了人。但是中國古人的思想中,由神靈造天地、化萬物的傳說影響不是很大。中國古人更傾向於相信造化是“氣”的自造自化,沒有神靈在起作用。而人在造化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贊天地之化育”,幫助天地化育,彌補天地化育的不足。

人化和化人

文化是人參與創造的產物,凡是文化,都與人的參與有關。什麽飲食文化、服裝文化、花鳥文化、建築文化;城市文化;還有企業文化、官場文化、家庭文化,網絡文化,甚至有廚房文化、廁所文化乃至床上文化,都離不開人。

自然界中有人的活動,才會有文化的誕生。反過來,文化也對人的生活產生影響,這是文化與人關系的兩個方面。因此,文化可以概括為“人化”和“化人”兩個方面。這也是“化”字由兩個正倒相對“人”字組成,正可以解釋文化與人的參與變化這個事實。

人化是文化的第壹步。壹塊山上的石頭,掉落到河流中,經過千萬年以後,變得圓滑。這不是文化,這僅僅是自然界的作為。有壹天,壹個原始人撿起這壹塊石頭,把它打造成壹個用於捶打的工具,或者把它直接擺在自己的洞穴中,作為裝飾品。文化誕生了。人參與改造自然的活動和成果,就是人化。

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沒有自覺意識的支配。沒有人,天地自行運轉、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榮枯,壹切是純然的自然。它們沒有意誌,沒有目的,沒有情感,沒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

但是當人出現在自然世界中後,壹切都改變了。茫茫大沙漠,渺無人煙,這裏可謂沒有文化誕生,但是有壹天突然發現壹個多年前遺棄的水井,說明這裏曾經有人類活動過,那些遺跡就承載著文化。因此,文化是首先是人類介入自然的結果。自然界分化出不同於天然世界的人為世界。文化是就人與純粹的自然狀態相對,而使自然狀態“人化”的特殊狀態。於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於純自然的、被人為改變了的東西。如同上述的作為工具或裝飾品的石頭。人開發江河,改良物種,探索宇宙,純自然的東西有了目的、意義等屬人的特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種植、保護甚至欣賞的樹林是文化的,促進了農業文化和園林文化的發展;野生動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促進了畜牧業文化的發展;自然萬物本無名字或善惡價值,人賦予其各種稱謂和價值觀念,是文化的,促進了語言文字文化的發展;人不能解釋的宇宙天地之謎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釋是文化的,促進了自然科學文化、博物學文化的誕生。

人是惟壹不同於自然狀態的存在物,是惟壹具有獨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質的存在物。這種唯有人才有的,才是文化的。

“文化”壹詞與“天然”或“自然”相對,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對自然進行改造、解釋、“包裝”的過程和成果。

這是文化的第壹層次。

壹個原始人,撿起壹塊石頭以後,用它砸死另壹個人,很可能沒有多少猶豫、恐懼或負疚。人也是壹種動物,具有野蠻的原始天然性。野蠻的天性壹旦失控,在某些行為上就會如同野獸壹樣,甚至比野獸更為野蠻,比如自相殘殺。但是同認識和改造非人類的自然壹樣,人可以認識自我的價值,並以這些價值理念來改造和控制自己野蠻的天性。這就形成了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和觀念,形成比野獸更為復雜和嚴密的生存發展的行為規則,促使了道德、宗教、政治、法律的產生,並以此來約束、改造和提升人本身。這是“化人”,是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目的。

人化是包裝自然,化人是改造人類自己。漢語“政治”的“政”字,就是“正文”,因此,在古代中國,所謂政治,就是“以‘正文’化民”,以好的文來化民。所謂“化外之民”,正是“化內之民”所認為的尚未得到文治教化的人。孟子說過:“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文化後的人不願把自己混同於動物。如果壹個人被稱為“禽獸”、“畜生”,甚或“禽獸不如”,是非常嚴重的侮辱。

所以,凡是能夠稱得上是文化的事物、行為,必定同人的動物性相區別,它必須有高出於動物性的成分,有助於人超越自己的動物性、獸性,使人得到升華。例如人類的性行為通過升華,以愛情的方式實現。如果壹種生活、壹種行為只是喚起人的原始本能、滿足人的動物式需要,除了滿足最粗俗的物欲外沒有別的價值,那麽這種生活和行為就是沒有文化。

“人化”是從物質領域認知與改造自然(包括生物學意義上的人),“化人”是從精神領域認知和提升人的境界。由此可見,文化是比科學更高層次的概念,科學只是文化的壹部分,因此它無法取代文化。

不管是人化還是化人,在其中起作用的最終是人類的品質、智慧和精神,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文”,因此,文化可以說是以文來化自然和人自己,最終不斷提高人類生存發展的境界。文化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使人向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