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淬火讀成“cuìhuǒ”,與退火讀音相近,容易在口頭交流中造成誤會,這或許也是專業人員壹直將“淬火”讀成“zhànhuǒ”的另壹個原因。
淬火這種對材料性能改變起重大作用的工藝,在歷史上多是以口頭傳授為主,是保密性極強的技藝。它壹般是從發明開始就有壹種比較固定的口頭表達形式,並壹直傳承下來。淬火工藝發明至今兩千多年來,極有可能壹直被人們稱為“蘸火”。
雖然,文獻記載為“淬火”,但“蘸火”已成為專業口頭交流和技藝傳承的習慣用詞。習慣成自然,約定俗成,這或許就是將“淬”讀作“zhàn”的原因。
這就形成了壹種有趣的語言現象: 人們寫的是“淬火”,而讀的是“蘸火”。淬火是書面詞,人們不讀它,“蘸火”是常用詞,人們卻不寫它,甚至在各類字典、詞典中,對“蘸火”壹詞也少有收錄。
組詞:
1、淬琢[cuì zhuó]?
淬煉,琢磨。比喻自勉上進。
2、淬潰[cuì kuì]?
水奔流貌。
3、淬浴[cuì yù]?
洗浴。
4、淬礪[cuì lì]?
淬火和磨礪。比喻刻苦鍛煉,努力提高。
5、淬妃[cuì fēi]?
傳說中的硯神名。
6、淬勵[cuì lì]?
激勵;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