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螳螂"的方言

"螳螂"的方言

螳螂的別名有“不過、不、莫、螳、突郎、螂、食龐、髦、釘、蛑蛑、織絹娘、刀螂、螳斧、斧蟲、拒斧、殺蟲、斫父、斫郎、當郎、勇蟲、天馬、蝕、敷常”等,現根據其出處及得名的原因略加考釋如下。約成書於秦漢時的我國第壹部詞典《爾雅》稱螳螂為“不過”、“莫貌”。《爾雅·釋由》雲:“不過,擺螂/邢急疏:“不過,壹名健螂。”忻L記·月令》疏寫作“不附’。《爾雅·釋蟲》雲:“莫貌,檔螂,蚌。”清郝前行《爾雅義疏\)雲:“貌,本又作貉,……莫籍合聲亦為髦。蚌蚌又與髦聲相轉。”螳螂省稱為“螳”。古代有“螳臂當車”之說(詳見下文),明缺名《四賢記·解經》雲:“勸恩臺裝聾作啞,休得要螳臂當車。”“突郎”二字的反切為“螳*(指取“突”字的聲母t,取“郎”字的韻母及聲調sng,二者相拼為tsng,即是“螳”字的讀音),所以又稱螳螂為“突郎”。漢代場雄著有《方言》壹書,其中記載了在漢代方言中螳螂又稱“蛤螂”、“食龐”、“髦”、“釘”、“蚌蚌”。《禮記·月令》雲:“螳螂生。”唐孔穎達疏:“《方言》雲:譚魯以南謂之檔螂,三河之城謂之螳螂,燕趙之際謂之食龐。”漢楊雄《方言》第十壹雲:“螳螂謂之髦,或謂之釘,或謂之蚌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