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這個成語出自唐代韓愈的《劉子厚墓誌銘》。他在文章中說,“如果妳面對的是壹個小小的興趣,它就像壹個頭發與頭發的比例。互不相識,則墜入陷阱,不引手救,則擠之,則墜石。”這是韓愈對落魄之人的生動描述,是透紙入木。
韓愈和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壹,他們有著密切的關系。韓時宗元7歲,但柳宗元在韓愈46歲之前去世。柳宗元死後,韓愈寫了劉子厚的墓誌銘。
據說柳宗元被貶柳州時,劉禹錫也會被貶亳州。當時亳州新建,地處偏僻,“居無定所”;而劉語熙有壹個年邁的母親,“沒有理由母子壹直走下去。”
於是,柳宗元不避罪加壹等之險,上書朝廷,請求柳州為播州。“唉!窮是見義。”韓愈高度評價柳宗元崇尚仁義、忠於朋友的義舉。
接著,韓愈話鋒壹轉,描述了這群人的小動作。這些人平時相處融洽,也能壹起吃喝。他們的臉上總是掛滿笑容,有時還會握著對方的手,蹦出幾句肺腑之言。壹切都顯得深情,仿佛這個人是最值得信賴的。
但是,壹旦遇到頭發之類的蠅頭小利,這種人立馬翻臉不認人,好像根本不認識壹樣。“如果妳掉進陷阱,妳不會互相幫助,但妳會擠壓它,再次撞上石頭。”韓愈感慨地說,這種行為連動物都做不到,但他自己也覺得是撿了大便宜。
就像韓愈說的,有很多敗類,落井下石打人。秦始皇死的時候,李斯和趙高合謀偽造遺詔,逼迫始皇帝的長子傅肅自殺,幼子胡亥做了第二個皇帝。趙高篡權,嫌李斯礙事,下野時在鹹陽鬧市區斬首李斯,滅三族。
在《水滸傳》中,魯被林沖所救,與結拜為兄弟。為了取悅高衙內,陸謙忘恩負義,把林沖的妻子騙到自己家裏。他還設下圈套,把林沖刺死到滄州,然後賄賂獄卒殺了林沖,自己卻跑到滄州草料場燒死林沖,最後被林沖殺死。
社會復雜,每個人身邊都有忠心耿耿的朋友,也有落井下石打人的卑鄙小人。
如果是壹個落魄的現代人的畫像,可以這樣描述:為了某種目的,有些人喜歡無中生有,挑撥同事之間的感情,制造他人之間的不和,借機漁利;有的喜歡見風使舵,誰得勢就依附誰,誰失勢就被拋棄;有的喜歡爬到別人背上,別人摔倒了會追上去補回來;有些人喜歡找替罪羊,卻不肯承認自己錯了,堅持要找別人來怪。
有句老話:“沒錢,兩個人沒法親近,親近了,余生慘淡。”這兩種人,壹種是指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選擇遠離妳的所謂親人,壹種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打人的人。最可恨的是落井下石打人的卑鄙小人,但是這些卑鄙小人卻不給自己貼標簽。
落難時人的畫像,讓好人學會眼尖、機警,也是對心胸狹隘者的提醒:人心相通,道理相同,所以人需要尊德向善,落難時絕不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