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語素,總數很大。漢字有多少個字?到目前為止,恐怕沒有人能回答出確切的數字。關於漢字的數量,根據古代辭書、辭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其發展。
倉頡有3300字,秦代有博學和歷法,漢代楊雄的《荀辨》有5340字,到許慎時《說文解字》有9353字。晉宋以後,文字日趨復雜。根據唐代文姬篇的篆刻表現,金寫12824字,魏陽成慶寫梓潼13734字,谷亮寫16917字。《玉片》是唐代孫強的增補本,有225,665,438+0字。到了宋代,司馬光秀的《類篇》有31,319字之多,到了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1915歐陽伯存等人編寫的《漢語大詞典》有48000多字。1959日本各橋編寫的《大和詞典》有49964個字。張其昀在1971年編輯的《漢語詞典》有49888個單詞。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單詞被收入詞典。1990年徐中書主編的《漢語大詞典》有54678個字。1994年冷玉龍等的《漢字之海》。,收到的字數更是驚人,達到85000字之多。
如果學習和使用漢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萬個漢字的音、形、義,那麽漢字將是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也不會學習和使用的文字。幸運的是,中國字書收錄的漢字大部分都是“死字”,也就是歷史上就有的,在今天的書面語中被廢棄的字。
有人統計過十三經(13經典如《易經》、《尚書》、《左傳》、《公羊傳》、《論語》、《孟子》等。),總字數為589283個,其中不同單字的字數為6544個。所以,實際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漢字只有六七千個。
參考資料:
/GB/cn _ zgwh/2004-06/28/content _ 51186 . htm
關於繁體字和簡體字!(國人必看!)
20世紀中期,在喧囂的背景下,中國出現了聲勢浩大的漢字簡化運動。大部分復雜的漢字用刀斧劈完之後,沒有脂肪,只有瘦骨。由於簡化字數量多,筆畫變化大,字體失真嚴重,幾乎相當於重新建立了壹個書寫體系。從那以後,中國大陸有了兩套正式的印刷文字——繁體字和簡體字。壹套用了,另壹套封存了。以20世紀50年代為分水嶺,之後出生的人只學會了簡體字,卻對繁體字變得陌生。我也是孤陋寡聞,沒見過讓人看完之後信服的分析簡化漢字理據的大作。姑且認為簡化漢字的初衷是為了方便漢字的學習和信息的傳遞,普及流行文化。即使這個推論成立,簡化字已經實行了近半個世紀。效果如何?恐怕只能用“事與願違”兩個字來概括。簡化字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簡化,還有麻煩。簡體字讓信息傳遞變得前所未有的復雜。簡化字就像壹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把後人堵在溝的這壹邊。如果他們在另壹邊看冥界,他們就無法靠近它。
復雜之處在於,我們只能用新造的簡化字書寫或記錄“現在”發生的事情,而不可能改變過去已經書寫或記錄的大量信息。這樣,勢必形成壹個可怕的局面:年輕人無法解讀過去沈澱下來的大量中國傳統文獻。五十年代以前的文件就成了“天書”。
如今,最後壹批學過繁體字的知識分子也走到了他們的宿命。如果不盡快恢復繁體字,不出50年,中國除了專家(當然妳需要懂文言文才能看古籍,這是另壹個問題)之外,就沒有壹個人能對三陵五經和歷史子集贊不絕口了。熟悉繁體字的人,正在成為瀕臨滅絕的“物種”。這個“物種”的危險性不亞於熊貓。然而,時至今日,沒有任何救援的呼籲。
我們這些“傳統的人”已經老了。我們的下壹代,面對老祖宗留下的浩如煙海的古籍,精神食糧,千年老酒,不喝了,吃不下了。百家爭鳴的作品,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吃在嘴裏香,餓了吃,冷了穿。然而,漢字幾千年的韻味被簡化字擋住,戛然而止。漢字的復雜程度,壹字之差,遠非世人可比。面對千百年來的湖山人物和書法文章,後人只能望洋興嘆。壹個偉大國家5000年文明史的傳承有被中斷的危險。妳不能擔心,誰能擔心?
有人認為問題沒那麽嚴重,把繁體中文文檔翻譯成簡體中文文本就行了。很難翻譯和再版所有的繁體字。據有關專家測算,如果把所有的繁體字(即50年代中期以前的文件)都翻譯成簡體字版本,恐怕全世界所有的造紙廠、印刷廠加在壹起,壹百年也印刷不完,更不用說有些繁體字簡化後含義發生了變化,不再具有以前的含義。
父輩們還在用的繁體字,到了下壹代就變成了“古文字”,年輕人讀起來就像讀古文壹樣。這真是壹個灰色幽默。但是,面對幽默,我們不能笑。
文字屬於相對保守的文化形態。誰能想到,流傳了幾千年的漢字,會在四五十年後突然消亡。人們不禁會這樣想:相對保守的文字還這麽短命,那些容易變異的文化形態呢?我不禁想到壹個蹩腳的比喻:壹個沒有耐心的釀酒師,壹出鍋就賣,但為了蹲下性別,提高質量,他不會等著進酒窖,所以最後釀不出好酒。
倉頡創造了漢字來還他們。漢字歷史悠久,幾經變遷,不是壹朝壹夕的事。以“日”字為例。“日”字本來是壹個圓。後來圓心加了壹點,然後圓心改成了空心的,然後圓心改成了水平的。最後變成了外橫(內橫與左右豎相交),就成了今天的“天”。這些變化發生在秦創立隸書之前的12000年。程渺創立隸書,尤其是隸書演變為楷書後,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探索,漢字體系大體定型。雖然有些詞消亡了,有些詞合並了,有些新造的詞稀疏了,但總體來說變化不大,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中國的權力王朝,曾經每個皇帝都有壹個臣子,每個皇帝都要“移風易俗”,以顯示自己獨特的天才。但是,漢字是歷代都用的。漢字幾乎是唯壹能完整繼承中國統壹的文化形態。歷史上有很多人急於求成,刻意求變,浮躁,標新立異,咄咄逼人,卻未能動搖崇高的漢字根基。這是因為漢字是在歷史的熔爐中錘煉出來的,是被烘烤出來的。水和雜質已經被大量蒸發,剩下的幾乎難以去除,沒有任何變化。更何況,就壹般規律而言,文字只是既定的表音、表意符號。壹旦他們被所有人認可,就沒有必要對他們進行變異和重塑,更不用說取代他們,維護他們的權威。
作者:Roifor 2005-10-27 20:05回復此發言。
-
2關於繁體字和簡體字!(國人必看!)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希望簡化寫作,快速寫作。這種心理並不是現代人獨有的。古人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於是發明了筆畫稀疏、書寫迅速的草書體。草書體並不是書法家的專利,普通人也廣泛使用,以至於形成了漢字所謂的“書寫體”。比如“學”在古人寫字的時候就寫成了簡化字。筆畫復雜的字整體印刷,整體書寫,兩體並行。在這壹點上,中國的漢字和西方的文字很相似。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簡化字是兩個體的融合,即書寫完全等同於印刷。世界上除了中國沒有第二例做二合壹的實驗。兩者的融合意味著相當數量的繁體字被丟棄,使得漢字體系面目全非,部分漢字被放入歷史垃圾箱。古人學過文風,所以能掌握兩套體系。現在的人已經很不壹樣了。在學校,他們只能學習簡化字,很少接觸繁體字。因此,這兩種書寫系統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
從縱向來看,年輕人看不懂5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體中文文獻(少數翻譯成簡體字的文獻除外),無法融合從古到今的文明,導致傳承斷裂。從橫向來看,中國周邊的漢字文化圈也造成了與中國交流時的極大不便。用漢字也很難流暢交流,壹個是用傳統的系統,壹個是用新創造的系統。為了彌補不足,不時有繁體中文版的東西出現(比如電影《秋菊物語》的字幕就用了繁體字),方便了中國周邊漢字文化圈的觀眾,卻讓中國大陸的年輕觀眾失去了文學體系,只能用難以分辨的鄉音來理解劇情。顧此失彼,造成人為混亂。
隨著國家的開放,這種亂象會越來越嚴重。
壹次性大量簡化漢字,使漢字系統面目全非,不僅造成縱橫信息交流的不便,還造成了壹個非常可怕的“先例”無先例可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第壹次發生,也有可能發生第二次。而且第二次可以依靠第壹次的慣性,無拘無束,有害無益。有了第壹次大規模的簡化漢字運動,我們有理由擔心未來會有更大規模的簡化漢字運動。但是漢字簡化運動走向極端,很容易進入漢語拼音的軌道。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把漢字簡化到最後,必然會得出“方塊字”不方便的邏輯結論。很多人會覺得,拼音有多好,不用把頭垂下來,只要花千分之壹或者萬分之壹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漢字,就可以熟練掌握和運用,可以把錯誤率降到很低的水平(不像漢字容易出錯)。既然如此,為什麽不呢?簡化字壹旦站穩腳跟,就不可避免地會在不知不覺中孕育出拼音的土壤。不會花很長時間的。這種邪惡的結果相比,縱向或橫向的信息隔離等弊端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值壹提。
拼音漢字相當於破壞漢字。
對漢字拼音的擔憂絕非空穴來風。這個想法早在壹個世紀前就提出來了。50年代中期,拼音的具體方案差不多準備好了。曾幾何時,漢字像屏燕魚壹樣,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幾乎可以說漢字是有區別的。如果真的取消漢字,很難想象會造成怎樣的混亂。
有人認為拼音的使用在西方,西方處於世界文明的前列,充分顯示了拼音的優越性。中國效仿是合理且勢在必行的。
這種說法很荒謬。他的拼音不是這個拼音。
橘過淮苦。西文文字的胚胎是由字母或相當於字母的符號組成的,而漢字的胚胎是原始的象形文字。漢字的拼音,壹個字壹個字的拼,只能形成帶聲母和韻母的拼音符號,不能形成拼音詞匯(和西文漢字有很大區別)。在漢語中,無論關系多麽密切的單詞,在使用拼音時都要拆開來壹個壹個拼寫。註定了拼音只能作為漢字的輔助註音手段。東方對西方的模仿無異於對東方的模仿,這種模仿必然以喧鬧和激越開始,最後無聲無息地消失。壹種寫作,如果只有單字,沒有詞匯,只能算是低級寫作,不能算是高級寫作。聰明人把自己的文筆由高往低降是愚蠢的。
不用說,即使是比漢語更接近西方語言、語音成分相當大的日語,也不可能完全是拼音。日本壹直有很強的拼音觀念。好事者也嘗試過拼音,用假名(日文字母)代替漢字,結果以失敗告終。他們發現,取消漢字和完全拼音後,日語的閱讀速度明顯下降,沒有漢字的文章比有漢字的文章更難理解。也有專家認為,沒有漢字的日語不像日語。如今,保存漢字已經成為日本語言學家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