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北宋所有著名詞人

北宋所有著名詞人

柳永、李清照、周邦彥、張先、晏幾道、秦觀、晏殊、宋祁、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李綱、李重元、孫光憲等。

1、柳永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誌。鹹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沈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壹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堿、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壹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2、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壹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

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壹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註》。

3、周邦彥

周邦彥(1057年—1121年),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詞人。?

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趙頊元豐初,在汴京為太學生,寫了壹篇《汴都賦》,描述當時汴京盛況,歌頌了新法,受到趙頊的賞識,被提拔為太學正。

以後十餘年間,在外飄流,作過廬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今江蘇省)縣令等。宋哲宗趙煦紹聖三年(1096年)以後,又回到汴京,作過國子監主簿、校書郎等官。

宋徽宗趙佶時,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負責譜制詞曲,供奉朝廷。又外調順昌府、處州等地。後死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

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

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壹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4、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天聖八年(公元1030)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

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辟為通判。後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病逝,年八十八歲。

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

5、晏幾道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

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百度百科——詞人

百度百科——柳永

百度百科——李清照

百度百科——周邦彥

百度百科——張先

百度百科——晏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