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烏蛇膽簡介

烏蛇膽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中醫大辭典》·烏蛇膽 3.1 來源 3.2 性味 3.3 功能主治 4 《*辭典》·烏蛇膽 4.1 出處 4.2 拼音名 4.3 來源 4.4 原形態 4.5 性狀 4.6 性味 4.7 功能主治 4.8 烏蛇膽的用法用量 4.9 附方 4.10 烏蛇膽的臨床應用 4.11 摘錄 5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烏蛇膽的方劑 2 用到中藥烏蛇膽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烏蛇膽 1 拼音

wū shé dǎn

2 英文參考

garter snake gall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烏蛇膽

烏蛇膽為中藥名,出自《本草綱目》[1]。

3.1 來源

遊蛇科動物烏梢蛇Zaocys dhumn ades (Cantor)的膽[1]。

3.2 性味

苦、微甘,涼[1]。

3.3 功能主治

祛風通竅,明目去翳[1]。

1.治痰迷心竅,風熱發狂,小兒驚搐,制成丸劑或水調服;眼霧不明,兌酒吞服[1]。

2.治角膜潰瘍[1]。制成眼藥水滴眼[1]。

4 《*辭典》·烏蛇膽 4.1 出處

《綱目》

4.2 拼音名

Wū Shé Dǎn

4.3 來源

為遊蛇科動物烏梢蛇的膽。將蛇剖開腹部,找出膽囊,用線紮住膽管上端,然後沿結紮處上方剪斷,取出晾幹。

4.4 原形態

動物形態詳"烏蛇"條。

4.5 性狀

幹燥的膽囊,全體呈棕褐色或綠褐色,皺縮,長約1厘米,粗0.5厘米,上端膽管長1.5厘米。對光透視微透明,內心黃棕色或黃綠色。味極苦,回甜。

4.6 性味

《四川中藥誌》:"性涼,味苦微甘,無毒。"

4.7 功能主治

祛風,清熱,化痰,明目。

①《綱目》:"治大風癘疾,木舌脹塞。"

②《四川中藥誌》:"治痰迷心竅,風熱發狂,眼霧不明;痔瘡紅腫及皮膚熱毒等癥。"

4.8 烏蛇膽的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為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搽。

4.9 附方

①治痰迷心竅:蛇膽、陳皮、膽星、黃連、川貝、琥珀。***研末為丸服。

②治風熱發狂:蛇膽、巴霜、朱砂、全蠍、寒水石、黃連。***研末為丸服。

③治眼霧不明,皮膚熱毒及痱子:蛇膽兌酒吞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藥誌》)

④治木舌塞脹:蛇膽壹枚,焙幹為末,敷舌上,有涎吐去。(《聖惠方》)

⑤治內外痔瘡:蛇膽,配麻油調搽。(《四川中藥誌》)

4.10 烏蛇膽的臨床應用

用於治療角膜疾病:取蛇膽汁5克(蛇的品種未經鑒定),以5~10倍量的95%酒精溶解,使蛋白沈澱,用濾紙過濾;濾液以水浴蒸發至無酒精氣味,加蒸餾水適量及氯化鈉0.6克溶解過濾,再加蒸餾水至100毫升即成。每日滴眼3~4次,部分病例每2小時1次。治療各種角膜疾病(角膜潰瘍、淺層點狀角膜炎、淺層彌漫性角膜炎、角膜斑翳等)7例,用藥時間最短8天,最長14天。痊愈3例,4例好轉。本藥除有消炎作用外,還能促使角膜混濁吸收,故應用後可使炎性征象迅速消退,角膜混濁減輕,浸潤消失。無副作用,僅個別病人滴後有微痛,但很快消失。

4.11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