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副標題壹般不提倡使用,在必要時才使用,壹般用於同壹研究課題的系列論文中。
3.作者的署名只限於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並參加擬定文稿、能對內容完全負責和解釋者。人名次序應按貢獻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屬同壹單位時,應在作者姓名上加註阿拉伯數字予以區分,如:“劉青松1,王壹力2”。署名人數壹般不超過5人。對其他有貢獻的人員,可在文未致謝中註明。稿件投出後要變更或增刪作者,應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單位分別出具證明確認,否則本刊不予受理。
4.作者單位應置於作者署名之下,包括單位全稱、城市名、郵政編碼,如“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處,廣東廣州510405”。若署名的作者不屬同壹單位時,應根據作者姓名上加註的數字分別壹壹列出。
5.摘要壹般以100~300字為宜,以第三人稱書寫。應明確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試驗的方法、研究成果和終結論(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其重點是成果和結論。摘要中不能寫入公式和圖表。
6.關鍵詞應能確切反映研究的對象,壹般為3~8個,使用主題詞時,主題詞應從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漢語主題詞表》中查出。
7.中圖分類號采用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標註。
8.文獻標識碼按《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書寫,由本編輯部填寫。
9.文章編號按《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書寫,由本編輯部給出。
10.收稿日期以本部收到來稿日期為準,由本編輯部填寫。
11.基金項目應註明基金的名稱、編號,並請附寄基金立項復印件,以作統計資料用。
12.第壹作者簡介包括第壹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學位、職稱、研究方向。
13.引言應說明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範圍和背景等,引言應言簡意賅,不宜與摘要雷同,也不要作公式推導和壹般性的方法介紹。
14.正文是指引言之後、結論之前的部分,是論文的核心。書寫時應特別註意層次標題、插圖、表格、量、單位、數字和外文字符的正確使用。
(1)正文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了,以15字為限,不用標點符號,其層次的劃分及編號壹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
(2)表格與插圖表格應結構簡潔,具有自明性,內容勿與正文、插圖重復。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可適當加註輔助線,但不能用斜線和豎線。表格上方應註明表序和表名。插圖應精選,具有自明性,勿與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復。插圖應用電腦繪制或用碳素墨水繪制在繪圖紙上。插圖必須線條均勻、清晰、主線和輔線粗細比例約為2∶1。圖中文字、數字、各種符號必須與正文壹致。圖勿過大或過小,每圖不超過10cm×10cm。插圖下方應註明圖序和圖名。如為照片時,應層次清晰、反差合適、剪裁恰當。
(3)量和單位書寫時應嚴格執行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數字的使用應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7個部門於1986年公布的《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書寫。
(4)醫學名詞術語中醫名詞術語以《中醫名詞術語選釋》及《中醫大詞典》為準。中西藥名稱以《中華人民***和國藥典》及《中藥大詞典》、《常用中藥處方用名規範表》(中國中醫藥學會編輯學會審定試行)為準。臨床上常用的英文縮寫名詞在文內首次出現時應加中文註明。
(5)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黑體等。生物學中的屬(含屬)以下的拉丁文字名下應用鉛筆加上底線。數學式、化學式等帶有上、下角字符時,每壹字符的大小寫和所處位置應非常明了。
15.討論應準確、簡明、完整、有條理地指出論文的主要結果、論點和總體概括。也可以在結論和討論中提出建議、設想、改進意見和待解決的問題。
16.參考文獻註意不同文章載體的錄入格式:[1]萬錦.中國大學學學報論文文摘(1993-1999).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17.聯系地址在稿件首頁或未頁的腳註註明第壹作者及聯系人的單位、郵政編碼、地址、電話、E-mail等.
18.著作權保護與技術保密本刊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著作權、專利權的保護和保密等法規。投稿前第壹作者應在所在單位加蓋公章,以免侵權和泄密。本刊謝絕不合要求的來稿。另外,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庫》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論文被這些數據庫收錄,請來稿時聲明。本刊編輯部有權對擬錄用的稿件進行文字修改、刪減、退改等加工處理,不同意本刊修刪者亦請事先聲明。
19.反對壹稿多投投稿者請自留底稿,投稿後3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者可來電來函向我刊查詢。來稿壹經發表,按篇、按質量酌付稿酬,並贈送樣刊。在致作者的稿費中包括各類文摘、數據庫、光盤版應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