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驅和巨人。
出生和死亡日期:1694—1778。
國籍:法國
出生地:巴黎
性別:睿智,敏銳,崇尚自由。
身份:作家、哲學家、啟蒙思想家
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瑪麗·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法國啟蒙思想家、作家和哲學家。伏爾泰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國思想之王”、“法國最好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伏爾泰出生於巴黎壹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的父親是壹名法律公證人,希望他將來成為壹名法官,但他對文學產生了興趣,後來成為了壹名學者。伏爾泰壹生機敏,多才多藝。他的作品以犀利的語言和諷刺的風格而聞名。他說:“笑聲可以征服壹切。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因諷刺封建專制主義而兩次被投入巴士底獄。他的書被禁,他本人也多次被驅逐出境。他從65438年到0725年被迫流亡英國,對英國資產階級的政治和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研究了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洛克的唯物主義經驗論,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
伏爾泰經歷了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統治,目睹了封建專制主義從繁榮走向衰落,親身感受了封建專制主義的腐朽和反動。他深刻地預見到革命必將到來。他對朋友們說:“我周圍的壹切都在清除革命的種子。雖然我自己可能不是革命的見證者,但它壹定會到來。”
伏爾泰寫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詩《亨利·亞德》、《奧爾良的少女》、悲劇《奧德伯》、喜劇《放蕩的兒子》、哲學小說《老實人和無辜的人》。他還寫了許多歷史著作,如《路易十四》和《論各民族的風俗和精神》。在哲學方面,他的代表作有《哲學詞典》、《形而上學》、《牛頓哲學原理》,其中影響最大的著作是《哲學交流》,被稱為“扔進舊體制的第壹顆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