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經國務院法制辦同意,“青年節”放假適用人群為14至28周歲的青年,3億多青年將於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按照國務院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這壹規定沒有明確放假適用人群的年齡上限。
此次進壹步明確年齡上限後,將有3億多年齡在14至28周歲之間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
《辦法》指出,各部門和各用人單位應自覺遵守《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切實保障青年的休假權利。
(壹)我國青年年齡劃分
1、***青團
***青團章程第壹條對團員的年齡作出了明確規定:年齡在14周歲以上,28周歲以下的中國青年,承認團的章程,願意參加團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團的決議和按期交納團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
團員年滿28周歲,沒有擔任團內職務的,應該辦理離團手續。這意味著,此次享受假期青年的年齡限制和團員恰好壹致。
2、國家統計局
統計部門對青少年的劃分是0歲至14歲。
對老年人的劃分標準有兩個,分別是60歲以上,65歲以上,但是對青年年齡段沒有劃分。
3、傑出青年
以國內非常權威的十大傑出青年評選來看,參評年齡段壹般是18歲至40歲。比如,2008年評出的第十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中,有兩位是1968年出生的,今年正好40歲。
從各省市來看,對“十大傑出青年”的年齡上限更是各不相同,陜西省是39歲,江蘇省是45歲,武漢市是45歲,深圳市是40歲。
(二)國際上的“青年”標準
青年的劃分標準
1、聯合國
聯合國曾在壹份文件中把14歲至25歲的人稱為“青年人口”。而世界衛生組織的年齡劃分是:44歲以下的人被列為青年;45~59歲的人被列為中年;60~74歲的人為較老年(漸近老年);75~89歲的人為老年;90歲以上為長壽者。
2、世界衛生組織
44歲以下的人被列為青年;45~59歲的人被列為中年;60~74歲的人為較老年(漸近老年);75~89歲的人為老年;90歲以上為長壽者。
按照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青年是指十五六歲到30歲左右的人生階段。這應該算是壹個比較權威的說法。但是,這個解釋無法得到壓倒性的支持,在某知名門戶網站,開設了“您認為青年上限多少歲合適”的互動。記者統計了壹下,在參與其中的5萬多名網友中,支持28歲的占18%,支持30歲的占28%,支持35歲的占29%,支持40歲的占25%。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發布
根據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壹次修訂
根據2007年12月14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根據2013年12月11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第壹條為統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的假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壹)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壹、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壹)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第四條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第五條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壹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其他節日、紀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條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第七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