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是劉易斯·卡羅爾。
劉易斯·卡羅爾,原名查爾斯·路特維奇·道奇森,畢業於牛津大學,發表有關於行列式與平行原理的若幹數學著作。其間還著有不少散文與打油詩,著名的詩集有《蛇鯊之獵》(1876),其中創造的新詞“Snark“(蛇鯊)被英語詞典收錄。
所作童話《愛麗絲漫遊奇境》(1865)與《愛麗絲鏡中奇遇記》(1871)為其代表作品,通過虛幻荒誕的情節,描繪了童趣橫生的世界,亦揶揄19世紀後期英國社會的世道人情,含有大量邏輯與文字遊戲及仿擬的詩歌。
《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藝術特色
卡羅爾的童話不是壹般化地描寫懲惡揚善,而是向讀者揭示了世間事物的復雜多變以及多種觀念的相對性。
例如:同壹塊蘑菇,愛麗絲吃其右邊就變矮,吃其左邊則又長高,事物就是這樣變來變去。在兔洞裏,愛麗絲變小時夠不到桌上的鑰匙,突然長高時,寬大的房子卻裝不下她的身體,只好壹條胳膊伸出窗外,壹只腳伸進煙囪裏,可見大與小是相對的概念,比較之中才有意義。
又如貓兒告訴愛麗絲,狗發脾氣時便咆哮和搖尾巴,而貓咆哮和搖尾巴卻是因為高興。這同壹動作可以表現完全相反的內涵,其間的是非又如何判斷。諸如此類的“理趣”,在《愛麗絲夢遊仙境記》中處處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