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是漢語中的第二個詞,發音為宋(s not ng)和[~江]。它發源於中國太湖,向東流至上海,匯入大海中的黃浦江。又稱“吳淞江”、“蘇州河”。
松散水流
宋宋誤用頻率比較高。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的《簡明氣象詞典》中,霧凇、霧凇詞條全部誤為宋。“宋”只用於地名,如發源於江蘇的吳淞江,流經上海,流入黃浦江。“霧凇”的用法非常有限,只能和氣象術語“霧凇”、“霧凇”搭配使用。
數據擴展
上海的宋是指江蘇的吳淞江壹帶。松湖的意思是指吳淞口和上海。吳淞江,古稱松江或吳江,又稱松陵河、李澤河,發源於蘇州市吳江區松陵鎮以南的太湖掛涇口,自西向東穿越江南運河,後在今上海市黃浦公園北側外白渡橋以東匯入黃浦江。
與東江、婁江並稱為“太湖三江”。吳淞江是無棣重要的航運樞紐。吳淞河長125公裏,上海境內54公裏,河寬平均約四五十米,流域總面積855平方公裏。這是壹道美麗的風景。
主流形勢
吳淞江屬於太湖水系,發源於太湖的瓜涇口,流經吳江、蘇州、昆山和上海的青浦、嘉定、閔行、普陀、長寧、靜安、虹口、黃浦區,在外白渡橋匯入黃浦江。長125km,其中上海河段長53.1km。河口流量約10立方米每秒,是當今黃浦江最大的支流。
吳淞江具有航運、灌溉、泄洪、排水等優勢,可供60 ~ 100噸級船舶使用。是上海與太湖流域之間的重要內河航道,年貨運量超過17萬噸,中上遊可灌溉農田超過6.6萬公頃。
吳淞口位於上海寶山區吳淞和浦東新區淩橋鎮之間。它的東部邊界是從湯和燈柱到向導燈柱,口寬400多米,長約1.8公裏。經過多年疏浚,漲潮時水深可達8米以上,壹直是上海港船舶進出長江口的咽喉門戶。
文化淵源
早在上海建縣之前,蘇州河就已經在上海及其周邊地區的經濟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元219年,孫吳政權在上海青浦區白鶴鎮吳淞江南岸建造了“大船”(大船)青龍船,帶來了壹個發達的經濟中心鎮青龍鎮。唐朝天寶年間,青龍鎮因“枕江靠海,浦東靠湖”,逐漸繁榮起來,成為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