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醫學論著的論著和論文的區別

醫學論著的論著和論文的區別

論著類醫學論文:醫學論文許多類型和形式,但其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或原始醫療工作包括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臨床報告、現場調查等,都是壹次性的文件,報告的基本臨床防治研究和學術論文的實踐經驗,他們構成了各種醫學學術期刊的核心。作者掌握了作品的基本特征和寫作規範,其他醫學論文可以舉壹反三。

(壹)論著的基本要求醫學期刊的質量和水平,主要取決於刊載學術論文的質量和水平。壹篇高質量和高水平的論著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思想性:要遵循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貫徹黨和國家對衛生工作的方針和政策。遵守科學道德,防止政治性錯誤和泄密。

2.獨創性:要求其內容較已發表的文獻有新的發現或發明。基礎研究要求選題新,方法先進,有新觀點;臨床研究要求收集的病例數更多,觀察研究更深入,診斷和治療方法有創新,效果更佳,提出新見解等。以往許多文稿投至期刊後未被采納,主要是因為作者僅重復了過去的文獻或是教科書的內容,而缺乏新意或創見。

3.科學性:

(1)選題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2)采用的材料和選擇的方法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必要的隨機性;(3)如實反映研究過程,準確提供觀察數據,全面分析研究資料;(4)推理具有邏輯性,結論強調嚴謹性。

4.實用性:除少量純理論研究性論文外,大多數醫學論著應結合臨床、預防工作的實際。醫'學教育網|整理論著的實用價值越大,指導作用越強,讀者越歡迎。

5.可讀性:醫學論著的文字表達要準確、簡練、通順。要使用規範化的科技語體。使讀者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多的知識和信息。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論著,編輯有權退稿。

(二)論著的整體結構多年來,醫學論著已形成了壹種固定的格式,即:前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m)、結果(results)、討論(discussion),國外取其首字母,簡稱為IMRAD,我們稱之為“四段式”。對於大多數醫學論著來講,“四段式”普遍而適用。

1.前言:或稱導言。

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論依據、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等。某些研究有必要交代研究開始的年月。使讀者對本文的主旨和背景有概括的了解,以引出下文。

前言要求點明主題,抓住中心。可以少量引用以往的重要文獻並加以分析,但不可長篇幅追溯歷史,羅列文獻。不要輕易使用“國內外首創”、“文獻未見報道”、“前人未曾研究”等提法,防止不恰當的自我評價。前言部分以≤250字為宜。

2.方法:

主要介紹研究對象(人或實驗動物,包括對照組)的選擇及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常用標題有“材料和方法”、“對象和方法”、“資料和方法”等。

(1)治療性研究要說明是否為前瞻性的隨機同期對照研究;診斷性研究則應交代診斷試驗的金標準,新試驗的理論依據和方法等。臨床研究必須介紹病例和對照者來源、選擇標準及壹般情況等,並應註明參與研究者是否知情同意。

(2)實驗研究需說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數量、來源、性別、年齡、體重、飼養條件和健康狀況等。

(3)個人創造的方法應詳細說明“方法”的細節,以備他人重復。改進的方法應詳述改進之處,並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原方法的出處。直接引用他人的方法,應以引用文獻的方式註出方法的出處,不需展開描述。

(4)藥品、試劑應使用化學名稱,並註明劑量、單位、純度、批號、生產單位及生產時間。

(5)儀器、設備應註明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精密度或誤差範圍。無須描述其操作原理。

(6)應說明具體的統計學處理方法及其選擇依據。應註意臨床研究方法必須以不損害患者的利益為準則,實驗研究方法應對臨床工作有實際指導意義。

3.結果:

這是論著的核心部分。論著的學術價值如何,主要取決於這壹部分。

(1)結果中不應簡單羅列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各種原始材料和數據,而必須將其歸納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然後用文字或圖、表進行表達。

(2)結果的敘述要求真實和準確。不論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肯定還是否定,臨床應用成功還是失敗,都應該如實的反映。

(3)論著中的所有數據都要經過統計學處理。對均數和百分率應進行顯著性檢驗,否則易於造成假象。應註意區別結構指標(比)與強度指標(率)的不同。當統計學的顯著性檢驗顯示P值<0.05或<0.01時,應分別寫為“差異有顯著意義”或“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

4.討論:

此段主要是對本文研究結果進行評價、闡明和推論。這壹部分的內容因文而異,大致包括:

(1) 闡述本文研究工作的原理和機制;

(2) 說明本文材料和方法的特點及其得失;

(3) 比較本文結果與他人結果的異同,分析各自的優越性和不足;

(4) 對本文研究結果進行理論概括,提出新觀點;

(5) 對各種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和評價;

(6) 提出今後探索方向和展望等。當然以上問題不可能在每篇文章中面面俱到,要因文制宜,言之有物。討

論要緊扣本文研究結果,突出新發現和新觀點,避免重復前述內容和以往文獻曾報道的內容,但也不能僅僅描述為與他人的報告“相壹致”、“相符合”等。討論壹般不列圖和表。

(三)論著的層次布局

1.文題:

要畫龍點睛,高度概括全文主旨。中文文題壹般<20個字,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內容壹致。文題中壹般不使用標點符號。盡可能不設副標題。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文題中的外國人名用原文。

2.作者姓名和工作單位名稱:

(1)作者署名表示對論文內容負責,也是對作者著作權的尊重。署名者不可過多,必須是參加全部或主要工作者;對本文內容負責並能進行答辯者。

(2)作者排序按貢獻大小,在投稿時確定,不允許隨意增刪或改動。

(3)作者工作單位應寫全稱及郵政編碼。盡可能註明通訊作者的e-MAIL地址。

(4)論文決定刊用後,應請全部作者在《論文專有使用權授權書》上逐壹簽名,將論文專有使用權授予中華醫學會。

3.中、英文摘要:

(1)摘要位於正文前,有相對獨立性和自鳴性。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壹般采用結構式摘要,包括四大要素,即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2)中、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不列圖、表,不引用參考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

(3)中文摘要如使用英文縮略語,應於首次使用時給出其中、英文全稱;英文摘要中使用縮略語,應於首次使用時給出其英文全稱。

(4)中文摘要在400個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詳細些,在600個實詞左右;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內容相壹致。

4.關鍵詞:為了便於做文獻索引,進行文獻檢索和閱讀而選取的反映文章主題概念的詞和詞組。

(1)要求每篇論著選擇3~8個關鍵詞(主題詞),置於摘要之後。盡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寫的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dical subject t

headings

MeSH)》中選取。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註釋字順表》。中醫藥關鍵詞應從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藥主題詞表》中選取。

(2)要註意首標詞的選用,首標詞應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內容。

(3)必要時可使用未被詞表收錄的詞,作為關鍵詞使用。

5.正文:

(1)註意層次清晰。論著的“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各節的標題居中,不加序號,用黑體。各節內層次序號依次使用:壹、二、……(序號後用頓號);(壹)(二)……(序號後不用標點);1.2……(序號後用圓點);(1)(2)……(序號後不用標點)。必要時,序號可跳檔使用。除壹、二、(壹)(二)……的標題後不接排正文外,其余各層標題後均可接排正文。

(2)論著的篇幅壹般為5000字左右。其中前言約占5%~7%,材料和方法、結果分別占25%~35%,討論約占30%~40%.(3)表、圖及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內容不應重復,而以文字為主。①表格:要求簡單明了,主謂分明,層次清楚,結構完整,具有自鳴性。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均采用三橫線表,即以表頂線、表頭線及表底線3條橫線為基本構架的表。每個表均應有表序和表題。表頭由主語縱標目和謂語縱標目組成。主語縱標目列在表的左上角,其下列出體現主語標誌的橫標目,橫標目說明各橫行數字或文字;謂語縱標目列在表的上端,說明各縱欄內的數字或文字含義。表格中的數據、量、單位、符號及縮略語等,必須與正文壹致。②插圖:要求主題明確,起到說明和補充文字的作用,具有自鳴性,即只看圖、圖題及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線條圖要求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縱橫坐標軸線應垂直。縱橫坐標標值線應標註在坐標軸線內側。縱橫標目的名稱壹般為量或測試項目及其單位符號,分別居中置於縱坐標軸線的外側和橫坐標軸線的下方。左、右縱坐標名稱的書寫均自下而上,頂左底右;橫坐標名稱的書寫均自左至右。圖中的量、單位、符號縮略語等必須與正文壹致。病理圖片應註明染色方法和顯微鏡下倍數。

(4)正確運用語法和修辭。要求語言準確、簡潔、通順,合乎語法和修辭。

(5)註重標準化。醫學術語經國家科技術語審定委員會批準發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術語”和相關學科是標準。然而,通過學科的術語,可以使用“醫學主題詞表的最新版本(目)”、“M”、“中藥寶庫”的名詞。術語“通用翻譯”尚未給出。原文的文字或註釋是在課文第壹次出現時給出的。中西藥物應根據中華人民***和國藥典的最新版本和通用名中醫通過對中國藥典藥典委員會編寫的名稱和商品名稱是不允許的。計量單位必須執行新頒布的計量單位和中華人民***和國測量根據國務院,並須由單位符號表示。具體用法可參考中國醫學會編輯出版的《醫療計量法定單位》書。在首次公開承認的中英文縮略語文本中,括號內應標註中英文縮略語和縮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