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李習安呼籲理性偶像化:粉絲文化是網絡時代的毒藥嗎?

李習安呼籲理性偶像化:粉絲文化是網絡時代的毒藥嗎?

這是壹個辯證的問題。粉絲不僅是消費者,也是文化的創造者,比如粉絲為偶像制作視頻、文字作品;珍妮·斯泰格(Jenny Steger)認為,粉絲的興趣愛好被帶入日常生活,“粉絲”的生活是圍繞偶像展開的,比如房間裏掛著偶像的照片;粉絲群體也建立了另類的社交群,比如瘋狂為偶像做公益的社交群。如今的大眾文化市場,任何壹個偶像明星受到熱烈追捧,都會衍生出壹系列持久的產品聯動效應。媒體的市場化運作,不僅拉長了傳播過程的外延,也豐富了人們消費偶像的方式。

在偶像崇拜情結的誘惑下,當下的“粉絲”陷入了消費主義的泥潭,購買與明星相關的產品被視為壹種交流互動的方式。在這種消費想象中,大眾傳媒向“粉絲”提出了壹個類似於“數學極限”的命題:妳可以不斷消費壹切與偶像有關的產品,以拉近與偶像的距離。“粉絲”沈迷於消費帶來的快感,享受虛無縹緲的所謂零距離偶像接觸,成為明星經濟無意識的受害者。在偶像化的過程中,粉絲可以發泄自己的情緒,暫時忘記現實生活中的壓抑和苦悶。

同時,為了證明自己的審美趣味,尋找誌同道合的人,分享偶像化的感受,通過相互交流互動,建立情感上的信任和認同,從而形成亞文化體系。容易形成群體極化。根據匿名原則,集體行為就是他們淹沒在人群中,處於壹種沒有社會約束力的“匿名狀態”。這種狀態就是他們失去了社會責任感和自控能力,在不怨天尤人的心理控制下做出各種行為來發泄自己的本能沖動。

所以我們呼籲理性偶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