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什麽是基金、私募、債券

什麽是基金、私募、債券

1.基金,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上這樣解釋:“為興辦、維持或發展某種事業而儲備的資

金或專門拔款。”這類基金必須用於指定的用途,並單獨進行核算,如扶貧基金,教育基金,見義勇為獎勵基金, 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等等。

這裏的基金與上述含意不同,是“證券投資基金”的簡稱,是壹種投資理財工具。其特點有以下幾方面。

1.專家理財 理財是人們當代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抵禦通貨脹,使金融資產保值增值,應該和必須進行投資理財。但是作為普通散戶,既缺乏足夠的理財知識,也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打理。投資基金就是花少量的費用,由基金公司的專家為妳投資股票、債券和其它金融市場上可以投資的工具。

基金公司擁有壹批既有較高學歷、又有豐富投資經驗的專家。他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判斷能力,能及時掌握大量的信息資料, 能對金融市場上各種品種的價格變動趨勢作出比較正確的預測,最大限度地避免投資決策的失誤,提高投資成功率。對於那些沒有時間,或者對市場不太熟悉,不可能專門研究投資決策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投資於基金,實際上就可以獲得專家們在市場信息、投資經驗、金融知識和操作技術等方面所擁有的優勢,從而盡可能地避免盲目投資帶來的損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曾說“基金作為專家理財的機構投資者,行為比較理性,防範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強,有利於市場的穩定發展;另壹方面,通過基金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進入資本市場。散戶通過購買基金,把錢交給基金管理人去替他運作,基金發揮出專家理財的優勢,既可以減少散戶的成本,又可以避免較大的風險。”因此,由基金公司的專家代為理財,在股市下跌時可以賠得少些,而在股市上漲時可以賺得多些。

2.集合投資 股市中有所謂“莊家”, 就是那些持有巨資的機構或大戶, 具有直接或間接操縱市場的能力,莊家通過各種手段盈利,給某些中小投資者造成損失。個人可用於投資理財的資金有限,金額較小,相對於資金雄厚的機構投資者和腰纏萬貫的大戶,處於弱勢地位,往往容易受到傷害。基金投資進入門檻低,只要1000元就可購買,但是集中大量中小投資者的資金,基金公司在投資活動中就處於強勢相地位。

3.收益***享,風險***擔

基金公司的客戶越多,代客理財的資金額越大,收入越多,經濟效益就越好。因此壹般正常情況下,基金公司必然會竭誠為客戶盈利而精心操作,以提高信譽和知名度,增加客戶,擴大資產總額。在基金盈利的情況下,收益***享,公司和客戶兩全其美,皆大歡喜。在基金虧損的情況下則風險***擔。

4.基金是股票和債券的組合

基金的投資範圍,概括起來是:股票、債券和法律法規允許的其它投資工具,包括貨幣市場的生息工具如大額存款和央行票據等,而主要是股票和債券的組合。 “不能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壹個籃子裏”,這是證券投資的箴言。但是,要實現投資資產的多樣化,需要壹定的資金實力。對小額投資者而言,由於資金有限,在股票投資時只能限於少數幾只股票,當股市下跌或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惡化時,本金將會受到很大的損失,而基金則可以幫助中小投資者解決這個困難。基金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在法律規定的投資範圍內,以科學的投資組合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於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比單筆投資於某種股票的風險要小得多。

綜觀當前市場上的投資渠道有,股票、債券、基金、貴金屬(黃金和白銀)、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收藏和權證等,其中除基金外,都需要有較深的知識和較豐富的操作經驗,起點門檻要求較高,壹般業余中小投資者難以介入。而基金則從以上內容和本手冊其它章節的介紹,可以明顯看出是適合大眾投資的工具。

2.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範。其特點有∶1)以眾多投資者為發行對象;(2)籌集潛力大;(3)投資者範圍大(不特定對象的投資者);(4)可申請在交易所上市。目前的公募基金是最透明、最規範的基金。公募基金對基金管理公司的資格有嚴格的規定,對基金資產的托管人也有嚴格的規定,要受到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所以,公募基金的在壹般人看來資產更安全,也容易接受。

基金的特點,與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以下優勢:(1)由於私募基金面向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因此,其投資目標可能更具有針對性,能夠根據客戶的特殊需求提供度身定做的投資服務產品;(2)壹般來說,私募基金所需的各種手續和文件較少,受到的限制也較少,壹般法規要求不如公募基金嚴格詳細,如單壹股票的投資限制放寬,某壹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可以超出壹定比例,對私募基金規模的最低限制更低等,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資更具有靈活性;(3)在信息披露方面,私募基金不必像公募基金那樣定期披露詳細的私募是相對於公募而言,是壹種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人募集資金進行的壹種集合投資。其方式基本有兩種,壹是基於簽訂委托投資合同的契約型集合投資基金,二是基於***同出資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資基金。私募基金通過非公開方式募集資金。在募集對象上,只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圈子雖小門檻卻不低。和公募基金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政府監管也相應比較寬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資更具隱蔽性,運作也更為靈活,相應獲得高收益回報的機會也更大。由於其非公開性,私募基金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中最為隱秘的壹股資本力量。

私募基金投資者可以與基金發起人協商並***同確定基金的投資方向及目標,具有協議性質。由基金發起人單方面確定有關事項,投資人被動接受。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

鑒於私募投資組合,壹般只需半年或壹年私下公布投資組合及收益即可,政府對其監管遠比公募基金寬松,因而投資更具有隱蔽性,獲得高收益回報的機會也更大。但是,私募基金也存在明顯的缺陷:私募基金受到政府監管相對較寬松,操作缺乏透明度,有可能出現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將不利於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護,在可能取得較高收益的同時,蘊藏著較大的投資風險如基金管理者的道德風險、代理風險等。此外,以這種方式發行的基金證券壹般數量不大,而且投資者的認同性、流動性較差,不能上市交易。(4)私募基金的進入門檻較高,遠高於公募基金的1000元,是富人玩的場所。

有壹類私募基金稱為陽光私募基金,系借助信托公司發行,經過監管機構備案,主要投資於二級證券市場,資金實現第三方銀行托管,有定期業績報告。陽光私募基金與壹般(即所謂“灰色的”)私募證券基金的區

別主要在於規範化,透明化,由於借助信托公司平臺發行能保證私募認購者的資金安全。陽光私募基金壹般僅指以“開放式”發行的私募基金。

3.所謂債券,是國家、地方政府、上市公司,或私人公司為解決財政上的困難而發行的有價證券。債券的利息承諾是契約性的,不論債券人的財務狀況如何,債券發行商均有義務於到期當日,交付本金與利息予債券持有人。不同債券的票面金額大小相差十分懸殊,但現在考慮到買賣和投資的方便,多趨向於發行小面額債券。債券價格是指債券發行時的價格。理論上,債券的面值就是它的價格。但實際上,由於發行者的種種考慮或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利息率的變化,債券的市場價格常常偏離它的面值,有時高於面值,有時低於面值。也就是說,債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價格卻是經常變化的。發行者計息還本,是以債券的面值為依據,而不是以其價格為依據的。債券利率是債券利息與債券面值的比率。債券利率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債券利率壹般為年利率,面值與利率相乘可得出年利息。債券利率直接關系到債券的收益。影響債券利率的因素主要有銀行利率水平、發行者的資信狀況、債券的償還期限和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等。債券還本期限是指從債券發行到歸還本金之間的時間。債券還本期限長短不壹,有的只有幾個月,有的長達十幾年。還本期限應在債券票面上註明。債券發行者必須在債券到期日償還本金。債券還本期限的長短,主要取決於發行者對資金需求的時限、未來市場利率的變化趨勢和證券交易市場的發達程度等因素。債券還本方式是指壹次還本還是分期還本等,還本方式也應在債券票面上註明。債券的利率通常高於存款利率。債券的收益率並不完全等同於債券的票面利率,而主要取決於債券的買賣價格。債券的安全性,表現在債券持有人到期能無條件地收回本金。債券的發行者都要經過嚴格審查,只有信譽較高的籌資人才被批準發行債券,而且公司發行債券大多需要擔保。當發行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要優先償還債券持有者的債券。因此,債券的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比其他的證券投資風險要小得多。

債券投資可以獲取固定的利息收入,也可以在市場買賣中賺差價。隨著利率的升降,投資者如果能適時地買進賣出,就可獲取較大收益。投資於債券,壹方面可以獲得穩定的、高於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另壹方面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價差。上市債券具有較好的流動性。當債券持有人急需資金時,可以在交易市場隨時賣出,而且隨著金融市場的進壹步開放,債券的流動性將會不斷加強。因此,債券作為投資工具,最適合想獲取固定收入,投資目標屬長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