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的讀法是:kuǎn。
款,漢語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kuǎn,最早見於秦篆中,在六書中屬於會意字。“款”的基本含義為誠懇,如款留、款曲;引申含義為器物上刻的字,書畫、信件頭尾上的名字,如落款、題款;式樣,如款式。
此外,“款”還表示法規條文裏分的項目,如條款、第三條第壹款。
款,最早見於秦篆。從欠,塞。省。本義為真誠;誠懇。後逐漸演變為楷書體及簡化版的“款”字。
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唐韻》《韻會》《正韻》苦管切。《集韻》苦緩切,音窾。《說文》意有所欲也。《徐鉉曰》塞也。意有所欲而猶塞,款款然也。《謝靈運詩》語往實款然。《註》款然,謂如其所欲。
又《博雅》誠也,愛也。《楚辭·蔔居》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註》悃悃款款,誌純壹也。《後漢·卓茂魯恭傳贊》卓魯款款,情愨德滿。《註》款款,忠誠也。
又叩也,求通也。《晏子·雜篇》前驅款門。《史記·商君傳》由余聞之,款關請見。《太史公自序》重譯款塞。
又至也。《張衡·西京賦》繞黃山而款牛首。
又留也。《謝靈運詩》斷絕雖殊念,俱為歸慮款。
又款曲,猶委曲也。《後漢·光武紀》諸母相與語曰:文叔少時謹言,與人不款曲,唯直柔耳。《謝靈運詩》辛勤風波事,款曲洲渚言。
又科也。今章疏言列款,謂科條列之。
又誌也。《史記·封禪書》汾陽得鼎,鼎大異於眾鼎,文鏤無款識。《前漢·郊祀誌》鼎細小,又有款識。《註》師古曰:款,刻也。識,記也。《張世南·遊宦記聞》款謂隂字,是凹入者。識謂陽字,是挺出者。《博古圖》款在外,識在內。夏器有款無識,商器無款有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