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狹逆的意思

狹逆的意思

有狹字的意思,釋義為:窄。與“廣”相對。如:狹小。

阜隘狹而幽險兮。——《楚辭·怨思》。註:“陋也。”

其生民也陿阨。——《漢書·刑法誌》。註:“地小也。”

險道狹路,可擊。——《吳子·料敵》

初極狹。——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修狹者為之。——明·魏學洢《核舟記》

逆字意思如下:

形容詞:不順利;

動詞:拒絕,背叛,向著相反的方向;

名詞:指背叛者;

副詞:預先,事先;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部 逆·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唐韻》《正韻》宜戟切。《集韻》《韻會》仡戟切,並凝入聲。《增韻》:迕也,拂也,不順也。《釋名》:逆,遌也。不從其理,則逆遌不順也。《書·大禹謨》:從逆兇。註:言悖善從惡也。

又《太甲》:有言逆於汝心。註:人以言拂逆也。

又《廣韻》:亂也。《禮·孔子燕居》:勇而不中禮,謂之逆。《前漢·武帝紀》:大逆不道。

又《說文》:迎也。《周禮·春官·中春》:龡豳詩以逆暑。《書·呂刑》:爾尚敬逆天命。《春秋·桓八年》:祭公來,遂逆王後於紀。

又《玉篇》:度也,謂先事預度之也。《論語》:不逆詐。《易·說卦》: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又奏事上書曰逆。《周禮·天官·宰夫》:掌敘群吏之治,以待諸臣之復,萬民之逆。《夏官·太仆》:掌諸侯之復逆。註:復,謂奏事。逆,謂自下而上曰逆。

又受也。《儀禮·聘禮》:眾介皆逆命不辭。註:逆猶受也。《周禮·天官·司書》:以逆羣吏之徵令。註:逆受而鉤考之。

又河名。《書·禹貢》:同為逆河,入於海。註:言九河合為壹,大河逆之而入海也。

又曲逆,地名。《史記·陳平傳》:封平為曲逆侯。

又葉宜腳切,音虐。《詩·魯頌》:孔淑不逆,淮夷卒獲。獲葉音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