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資料,課前準備——激趣導入,揭示課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交流感悟,質疑問難——圍繞重點,精讀探究——回歸整體,深化提高——拓展練習,激勵評價
壹、收集資料,課前準備
這壹階段是課前環節。目的是讓學生養成在課前預習的習慣,學習預習的方法,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這壹階段由兩個環節組成:
1、預習。可分為五個方面:讀、畫、查、想、摘。
“讀”“畫””就是通讀課文。建議中高年級學生采取默讀的方法,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不懂的句子。“查”就是通過查字典、詞典掌握生字的讀音、生字的意思。“讀”就是大聲地讀課文,盡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好的或難讀的句子畫下來,以便課上和老師、同學學習。“摘”就是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內容摘抄下來。“想”就是做好預習小結,想壹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麽?課文有什麽特點,自己的感受是什麽?還有什麽不懂的問題。做好預習筆記,以便課上交流。
2、收集:課前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提示及自己的能力,盡量收集與本課有關的有助於本課學習的資料,進行梳理,為課上交流做好準備。
二、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這壹環節是指老師根據課文特點和實際條件,選擇有效手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吸引學生的註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縮短與作者的距離。導入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引起師生情感***鳴、展示教材精彩片斷喚起學生的註意力、利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等。無論采取什麽方法,其目的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語言要凝練。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導入揭題後老師要抓住題眼引導學生解題,從中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讀主要是引導學生從內容入手,通過語言文字感知課文,對課文產生壹個初步的整體印象,並將這種初步感知的印象表述出來。這壹步驟分三個層次:
首先,由教師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提出表述要求作為閱讀提示。閱讀提示大致可以從三方面提出:壹是對課文內容的把握,如“主要寫了什麽?”二是對課文中心的捕捉,如“印象最深的是什麽?”三是對課文結構的認識,如“按什麽順序寫的?”
教師的閱讀提示要從整體出發,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壹、遵循作者思路,安排教學過程,使文路、教路、學路三路合壹,便於引導學生的思維進入正確的軌道,從而掌握文章的脈絡,體會出課文整體和部分的內在聯系,同時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等。
二、要善於抓住容易造成學生思維障礙而又與中心密切相關的幾點設計閱讀提示。如學習《十裏長街送總理》第壹段可以設計這樣壹組提示:“這段主要內容是什麽?”“寫了哪些感人場面?”“通過這些場面可以體會到人們是怎樣的心情?”這樣可以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描寫“天氣、群眾、老奶奶、年輕夫婦、紅領巾”的句子,並從中體會到人們沈痛的心情。
然後,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還可以根據需要輔以圖畫、音樂、錄音、錄像等手段,創設壹種與課文內容和諧的氣氛,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和想像產生較準確的印象。
最後,讓學生表述獲得的印象。學生的表述是對課文感知的檢驗,同時也進行了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並初步滲透了思想教育。當學生表述不夠準確時,可引導他們進行再閱讀,再感知。
初讀階段有以下要求:
(壹)初讀階段是閱讀課能否成功的關鍵階段,因此不能走過場,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書、思考和交流。
(二)檢查交流。學生初讀後教師要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交流方案,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檢查。同時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糾正和補充自覺過程存在的錯誤或疏漏,梳理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價值的問題要溶入教學目標中,在學生深入讀文後找到答案。
四、交流感悟,質疑問難
學生閱讀課文時和閱讀課文後,自然會產生讀書感受和體會,自然會產生疑惑和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交流讀書的感受和體會,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壹時機,了解學生自讀自悟的情況,進行梳理歸納,確定其後教學的重點,為指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教學思想。
五、圍繞重點,精讀探究
圍繞確定的教學重點,或大多數學生的疑問,指導學生精讀課文,深入探究。學生在充分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通過閱讀文章的重點語句、重點段落,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體會思想感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把指導朗讀課文和理解課文內容、探究問題答案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促進朗讀課文水平的提高,使朗讀課文和理解課文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同提高;把解決問題和領悟方法有機結合起來,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閱讀課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悟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把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和揣摩文章的寫作方法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真正經歷壹個通過語言文字理解課文思想內容,進而體會思想內容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這樣壹個完整的閱讀過程。
六、回歸整體,深化提高
學生在精讀課文、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再通讀全文,豐富深化精讀課文時的認識,進壹步揣摩、領悟文章的寫作方法。
七、拓展練習,激勵評價
學生學完課文後,無論是語文知識,還是認識能力,都會有壹定的提高。這時,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適度拓展,鞏固學習成果。根據所學內容,或者開展相關閱讀,或者進行多樣化練習。特別是學生通過反復閱讀和選點品讀形成的語感,要通過情境性填詞、造句等模仿性練習積澱下來。練習要具有多樣性、創造性、選擇性、開放性和綜合性。
正確評價壹節課中的自我表現、探究能力和取得的成就,是學生進壹步學習的推進器和催化劑。評價可采取學生自評、互評、老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在肯定、鼓勵的同時要做到客觀。
本模式操作過程中需註意的問題:
1、正確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堅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壹。
語文具有工具性的認識來之不易,在語文單獨設課60年後,此觀點才被寫進教學大綱。語文教學落實工具性沒有錯,否則,完全沒有必要開設語文課。新課改以前在這方面的問題是,我們在工具性與思想性之間搖來擺去,而忽視了語文課的另壹個重要性——人文性。語文本身就是文化,課程內容充滿人文色彩,語文課程完全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弘揚人文精神。正確的做法是:重視課程、教材、教學的人文性。教學中,在憑借字、詞、句、篇培養各項語文能力的過程中,凸顯人文性,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壹。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壹”基本內涵是:語文課程必須遵照語文本身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掌握語言這壹重要的工具;語文課程同時還要容納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與課程文本形成互動,影響學生的心靈和品德,構築學生壹生發展的文化基礎。
2、強化目標意識,達成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
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體現了國家在學語文、學做人上對學生的要求,前兩個維度側重於學習語文,第三個維度側重於學習做人。學習語文,關乎接班人的“才”與“能”;學習做人,關乎接班人的“德”。我們需要德才兼備的接班人和勞動者。我們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今天的工作對於學生成長、對於祖國前途的重要意義,從而盡我們的最大努力,把我們的每壹個學生培養成有愛國心、有責任心、有愛心的,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有壹定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的中國人,實現在育人和學習語文目標上的整體優化。
3、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實現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優勢互補。
有專家說,課改之前老師把學生看成“魔鬼”,緊緊地控制;課改之後把學生看成“天使”,任其自由飛翔。其實,學生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學生是成長、發展中的人。
這中間,至少涉及兩個問題,壹個是師生關系問題,壹個是教與學的方式問題。師生關系,應當是平等、民主的,互相信任與尊重的,搞師道尊嚴是不對的,簡單地理解為師生是夥伴、合作者,恐怕也是不全面的。教師除了是學生學習的夥伴,還有責任通過引領與教育,使學生學會和會學。把學生看成“魔鬼”,教師自然成了“主宰”,學生必然成為被動的接受體,這是以前教學最大的毛病,萬萬不可重蹈覆轍;把學生看成“天使”,教師必然會放棄自己的責任,學生充滿了快樂,但往往學而少獲,這是當前的教學要警惕的。至於教與學的方式,把學生看成“魔鬼”,教師必然牽著學生走把學生看成“天使”,教師必然放任自流,被學生牽著走。這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教與學的和諧,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適當結合。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於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人人有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則要激活、調動學生內在的潛能。教學要體現以學生為本,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既體現***性的學習,又滿足個性的學習。合作、探究還有利於培養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養會學習的人。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實踐與研究,不能輕言放棄。要根據不同年段、不同課程內容、不同課型等,組織適時、適量、有效的合作、探究學習。要學有目的、學有要求、人人投入、學有成效。人人參與是十分重要的,要防止以部分學生的活動代替所有學生的活動,防止以部分學生為主體代替以全體學生為主體。
在小學階段,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只能是初步的,探究的內容是相對簡單的,是需要教師組織、引導、幫助的,且不宜頻繁使用。重在通過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究的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萌芽。
而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在小學是必需的,是教學的重要方式。經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學生仍理解不到位,理解不準確,或不懂不知且需要現在就懂就知的地方,就要講解。好的講解同樣具有啟發性,同樣有助於學生學會學習。
4、把握文體、課文特點和年段重點,靈活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從年段目標來說,低年級的重點是:培養閱讀興趣,識字,朗讀,了解詞句的意思,積累詞句。中年級的重點是:朗讀,默讀;理解詞、句、段初步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略讀,粗知大意;初步了解壹些表達方法;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高年級的重點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習詩歌、敘事文、說明文等不同文體的文章的閱讀;學習瀏覽,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從不同文體的課文來說,詩歌宜壹邊朗讀壹邊想象描述的情境了解詩意,熟讀成誦。散文,特別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宜用指導朗讀和通過學生聲情並茂地讀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體會作者的情,在熟讀的基礎上,積累優美的語言。童話、故事,宜在初讀大體了解主要內容之後,幫助學生理清線索,熟悉重點詞句,而後以線索為經,以重點詞句為緯,練習復述。敘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點部分發表感受,借鑒寫法。小說,宜在初讀有了初步印象之後,抓住對人物的描寫,感受、體驗、評價人物形象,了解描寫人物的種種方法。說明性文章,宜在初步了解說明了什麽之後,有重點地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具體到教學某壹篇課文側重抓什麽,則要因文而異。同樣是寫景、狀物的課文,課文不同,應有不同的側重點。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全文是圍繞“那裏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這句話來寫的;壹些段落,像寫海水的色彩,也是圍繞壹句話(西沙群島壹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來寫的。我們就可以根據年段要求,結合課文特點,體會並學習圍繞壹句話把壹段話寫具體,以此作為教學的壹個重點。而《美麗的小興安嶺》呢,是按季節的順序描述小興安嶺的景色和物產的。教學時則可以把了解和學習按時間順序、抓住特點描寫景物作為壹個重點。《趙州橋》又不同了課文先寫了橋的堅固,再寫橋的美觀,在寫堅固之後,美觀之前,用了壹個過渡句:“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理解作者怎樣寫橋的堅固、美觀,了解過渡句的作用,無疑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了。上述三篇課文同為寫景狀物的文章,都編在壹冊書裏(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卻可以有不同的教學重點。又如,《頤和園》《記金華的雙龍洞》,都是遊記也都是描寫景物的文章,因為具有按遊覽順序來寫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壹定要指導學生理清描述的順序學習、借鑒這種寫法。
而同樣是敘事寫人的課文,因為課文有不同特點,所以教學就要有不同的重點。《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從幾個方面,通過幾件事來回憶魯迅的。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這種寫法。《十六年前的回憶》的突出特點是首尾呼應,讓學生了解這壹寫作特點就應列入教學重點之中。而《再見了,親人》的顯著特點是,寫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段,在敘事的基礎上抒情;最後三段在前面三段的基礎上,更深壹層地、集中地抒發感情。這種寫法的揣摩,就不能不在教學中予以重視。《小英雄雨來》是將略讀課文,文章篇幅較長,又是分六個部分來寫的,把教學重點定在略讀課文,粗知大意,而後給各部分加上小標題是比較適宜的。總之因文而異是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制定閱讀教學策略的壹個重要原則。
5、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學習閱讀,豐富積累。
閱讀教學是有壹定目標、指向的閱讀活動,不是無目的的自主學習。需要教師的引導,特別是對於處在學習閱讀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更要加強教師的指導。
課程改革中的閱讀教學,不是只強調學生的自主,不重視教師的指導,更不是教師被動地跟在學生後面,使教學像漂泊在大海中的壹葉扁舟,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萬萬不能放棄主導作用。與以往不同的是,教師要在與同學***同學習中“導”,在教師、學生與文本對話中“導”。教師首先是學生的學習夥伴,要俯下身子,走到學生中間,和學生壹起學習。這時,居高臨下的老師不見了,有的是***同學習的大朋友,增加了師生之間的親和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做到“三個尊重”: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而且是“使用學習中的首席”。因此,要在學中進行指導、引導、輔導、誘導。譬如,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果學生忽略了,老師要提醒學生予以關註;對於學生理解不準、理解不深的重點、難點,老師要作為問題提出來,和同學***同探討;對於學生尚未意識的學習方法、尚未養成的學習習慣,老師要引導發現、習得;對於學生應知而不知、討論交流後仍理解不到位之處,老師要做到必要的、精要的講解。課改不應拒絕所有的接受性學習。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是必要的。教師的示範、講解也是壹種指導,能積極地影響學生由接受走向發現。需要註意的是,教師的“導”,要從學生“學”的實際出發,以學定教,因勢利導,不是老師主觀地牽著學生走;教師的“導”,要在師生***同學習、交流對話中“導”,有情感交流,有思維碰撞,不是冷冰冰的“我教妳學”;教師的“導”,要落實到使學生學會學習,逐漸生成,逐漸建構,在動態的學習過程中建構知識、能力、方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