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反向法」?鐘道隆先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逆向法”進行了定義:第壹,很多英語學習者往往在英語基礎知識不紮實的情況下“提高”和“強化”,效果並不理想。而“逆向法”則強調先學習最基礎的英語,包括字母、音標、語法,才有可能“提高”和“強化”。其次,目前英語學習者中盛行各種速成方法,企圖在極短的時間內大幅度提高英語水平,而“逆向法”則建議學習者要做好長期苦練的準備,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地學習。第三,沒有現成的有形的書,沒有老師逐課講解。而是以磁帶上看不見的聲音為學習內容,以錄音機和各種字典為老師,邊聽、邊寫、邊說、邊背、邊想,自己“寫”壹本教材。總之,不是以老師為主,相反是以自我為中心。第四,在職人員學習英語時,通常只學習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英文書刊,而“逆向法”則要求有意識地對照自己熟悉的專業聽寫與自己專業關系不大或無關的英文錄音,例如從事理工科的技術人員聽寫醫學、文科的英文錄音。
註意妳學習英語的方法。可以壹直背下去。世界上有如此多的書。妳能背誦它們嗎?埋頭大海尋寶,那麽多作業本都被災難淹沒了。妳能完成它嗎?從早到晚開著收音機聽外國英語廣播,而不是讀報看書,不註重積累語音和語言知識,能聽懂嗎?曾經有壹個研究生跟我說:“我連續七年都在播外國英語新聞,現在還是上不了任何臺階。壹直都是這樣。”這種硬著頭皮練聽力的精神確實難能可貴,但是他沒有找到學習英語的方法。
學習英語要註意三點,那就是我所說的三分法:
首先,我們應該密切關註壹些詞的特殊功能。
第二,要不斷拓展識別和運用短語的能力。
第三,要積累大量的英語句型。
首先是語音語調的感覺。語音是語言存在的物質基礎。英語語音教學是整個中學英語教學發展的起點,語音是學好英語的第壹關,它嚴重影響著以後的學習進度,影響著學生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的發展,詞匯、句型、課文、語法和聽、說、讀、寫。學英語就像同學唱歌。只有發音準確,語調自然流暢,才能讓人接受,享受美。然後是語感和語境感。讀文章,要整體把握。如果忽略整篇文章或整段文字,不考慮語言習慣,只孤立地強調詞義語法,那是壹種死的學習方法。然後就是語感和文筆的節奏和風格。這種感覺來自於閱讀、欣賞、練習的過程。
那麽,如何培養英語語感呢?
壹、從聽和說中培養語感。英語是壹門非常實用的語言。多聽多說有助於培養語感。
1.培養聽力。這裏的聽是指聽老師說英語。多聽地道的英語;比如每天聽半個小時的磁帶或者英語廣播,可以是小故事,謎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等等。如果能給學生看壹些對聽力有幫助的視頻,比如《走遍美國》。聽和看有助於學生理解他們正在聽的內容。在聽相關句子或整篇短文時,要註意三點:(1)聽力材料中不能有生詞,尤其是初中階段。高二高三可以聽有少量生詞的材料。培養學生通過上下文理解全文的能力;(2)老師講的句子或故事內容可以簡單,但只能說壹遍。從壹開始就要訓練學生重新理解。(3)聽的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長會讓學生感到疲勞,註意力無法集中,從而影響聽力效果。
2.養成說英語的好習慣。我們應該要求學生壹進教室就用英語交流和思考。可以嘗試“語感”教學法,努力營造聽說的外語環境,如:開設第二課堂,興趣小組,培養優秀的學生彌補差的,搞壹些生動活潑的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要求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付諸實踐)。我校外語組在這方面做了嘗試。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努力讓每壹個學生都有參與英語課堂活動的機會。教師應該讓學生試著自由地說英語,多鼓勵和表揚,少批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和練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們寫的、表演的英語小品、短劇、歌曲、背誦,生動多彩,就連那些平時不敢大聲回答問題的學生也做得很好。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對英語語感的培養極為有益。
第二,從閱讀中培養語感。
1.技能閱讀。每壹課的單詞、句型、課文都要反復讀。直到我能脫口而出流利的英語。當然,朗讀時要註意語音、語調、意群停頓、節奏、表情。註意單詞和短語的正確用法,理清語法體系。多讀優秀的書,用心去學,真正消化成自己的精神營養,會培養出敏銳的語感。
2.掃描讀數。在精讀教材材料的同時,教師要給學生補充壹定量的課外泛讀材料。我覺得我應該從高壹第壹學期開始每周讀壹篇短文。泛讀要註意閱讀方法:(1)默讀,不出聲。朗讀有時會影響對文章的理解,所以不能提高閱讀能力。(2)速度,不回頭。遇到難以命名或者不熟悉的單詞,允許再讀壹遍。但有時候也是因為不放心,看完了還要回頭看。這大大影響了閱讀速度。(3)時間閱讀。如果給學生選擇壹些同步閱讀的材料,每天花幾分鐘讀壹篇四五百字的短文,堅持這種定時閱讀訓練,閱讀速度會大大提高。(4)培養猜測詞義的能力,教學生通過構詞法、上下文和語法結構猜測生詞。
3.咨詢字典。要引導學生經常查字典,沒收字典。培養查字典的能力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途徑之壹。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使用英語詞典。並學會從多個詞義中選擇最合適的詞義。因為字典也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好的閱讀材料。通過查字典,妳可以知道單詞的確切用法,妳可以掌握大量的詞匯和成語。
中國有句古話“讀書如破萬卷書,下筆如有神”;此外,語文學習的有效傳統方法“背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背”,同樣適用於英語學習。大量閱讀有助於培養語感。只有通過閱讀,我們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練習,享受學習外語的真正甜蜜。很多人都有同感。學習英語的最好方法是大量閱讀。無論是語感還是精神都根植於實踐,“讀萬卷書”這短短的壹句話,既包含了實踐的量,也包含了實踐的精,是英語學習成功的有效途徑。
第三,從寫作中培養語感。
如果閱讀和聽力更多地有助於語感的發生和發展,這種發展往往是潛意識的。多說,尤其是多寫,有助於語感的表達和形成,從潛意識到意識,從被動到主動,從失調到適應,從內在潛能到內在行動,使語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所以,要學好英語,培養英語語感,就要多寫英語。怎麽寫?
1.機械書寫,如聽寫或聽寫;從單詞到句型到段落。將這種聯系滲透到平時的學習中,從而練習學生的寫作習慣。
2.創造性地寫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模仿範文,新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寫作訓練。我們絕不能忽視這壹聯系。許多老師直到高中才開始訓練學生寫作,這似乎有點太晚了。所以很多同學在中考寫作上失分,是因為沒有循序漸進的訓練。寫作要從初中甚至小學開始,壹點壹滴,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適應,逐步培養寫作能力。寫作是對閱讀、聽力和口語最好的反饋。英語語感的成熟和形成就是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寫作訓練非常有利於英語思維能力的發展。
當然,學好英語不是壹天建成的。只要學習者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習慣,堅持聽、說、讀、寫、譯的全面發展,從各方面培養語感,就能把學習英語變成壹件非常快樂輕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