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臺風為什麽叫臺風

臺風為什麽叫臺風

臺風與臺灣無關。

臺風,即typhoon ,在美語中指發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熱帶暴風。若追溯其語源,也許很少有單詞能像typhoon 壹樣表明漢語、阿拉伯語、東印度語和希臘語的多國語言背景。 希臘單詞typhon 既是風神的姓名又是意為“旋風,臺風”的普通名詞,被借入到阿拉伯語(就象在中世紀時許多希臘語單詞進入阿拉伯語壹樣,那時,阿拉伯人的學問保存了古典的風格,同時在把它傳向歐洲時又有所擴充)。 Tufan,希臘語的阿拉伯語形式,傳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語言,11世紀時講阿拉伯語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來。這樣,阿拉伯語單詞的衍生,從印度語言進入英語(最早記載於1588年),並以如touffon 和 tufan 的形式出現於英語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風暴。在中國,給了熱帶風暴的另壹個單詞—臺風。漢語單詞的廣東語形式toi fung 同我們的阿拉伯語借用詞相近,最早以tuffoon 的形式於1699年載入英語。 各種形式合並在壹起最後變成了typhoon。

二、熱帶氣旋的編號及命名

為了區分熱帶氣旋,有必要給它們單獨取個名字。最早是根據熱帶氣旋的位置(主要是熱帶氣旋中心所處的經緯度)來區分熱帶氣旋,這種辦法相當麻煩,往往難如人意。直到19世紀初葉,壹些講西班牙語的加勒比海島嶼根據颶風登陸的聖歷時間命名颶風。例如,侵襲波多黎各的三個颶風:1825年7月26日的聖大安娜,1876年和1928年9月13日的聖費裏佩。據報道,19世紀末,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裏門?蘭格用他討厭的政客的名字為熱帶氣旋命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人首先確定了以英文字母(除了Q,U,X,Y,Z以外)為字頭的四組少女名稱給大西洋熱帶氣旋(颶風)命名。每組均按字母順序排列次序。如第壹組:Anna (安娜),B1anche(布蘭奇),Camil.te(卡米爾)等,直到wcnda(溫達);第二組:A1nla(阿爾瑪),Becl(J/(貝基), Cella(西利亞)等,直到wilna(威爾納);第三組,第四組也按A至w起名。當飛機偵察到臺風時,即按出現的先後給予定名,第壹個即命名為人 Anna,第二個即命名為B1anche……等。當第壹組名稱用完,又從第二組A為首的第壹個名稱接上使用。第二年的第壹個臺風名字是接在上壹年最後壹個臺風名字後面的,循環使用下去。壹年中任何壹個區域出現的臺風不可能超過這四個組名字的總數目。就以世界上臺風發生最多的西北太平洋來說,壹年最多也不超過50個。所以在同壹年裏,每個區域不可能出現重復的名稱。當然,在不同的年份裏臺風的名字會重復出現。因此,在臺風名字的前面。壹定要標明年份,以示區別。20世紀70年代末,應美國女權運動組織的要求,擴充了命名表,改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命名。在口語和書面交流中,特別在警報中,人們逐漸接受了使用命名表的優點。名字應當簡短、通俗、易記,便於向熱帶氣旋威脅區的千百萬群眾傳遞信息,以避免同壹地區同時面臨壹個以上熱帶氣旋影響時出現混亂狀況。這種做法不久便在西半球被廣泛采用。所有熱帶氣旋易發區都已使用命名系統。

70年代末以後,在世界氣象組織各區域熱帶氣旋委員會協調下,熱帶氣旋的命名走向國際化。在大多數區域,熱帶氣旋命名表(通常是交替使用男性和女性的名字)由該區域的熱帶氣旋委員會制定,熱帶氣旋委員會更重要的任務是促進和協調本地區的熱帶氣旋減災行動。各區域的具體做法不盡相同。通常由指定的氣象中心負責按字母順序依次為熱帶氣旋命名。有的地區命名表循環使用,有的地區時常制定新的命名表,還有的地區命名表用完後再從頭開始使用。如果某個熱帶氣旋聲名狼藉,比如造成了嚴重傷亡或帶來巨大財產損失,則將該熱帶氣旋的名字從命名表中剔除,代之以同性別的另壹個名字,並且第壹個字母要相同。有的區域用4位數字來命名熱帶氣旋,前2位數字為年份,後2位數字為熱帶氣旋在當年的的順序號,有的還加上地理指示碼,例如:1991年孟加拉灣的第1個熱帶風暴命名為 BOB 9109(BOB為英語孟加拉灣的縮寫,Bay of Bengal)。而1990年的第25個臺風則命名為9025。有些國家制定了供本國使用的命名表,比如:美國制定了西北太平洋和中北太平洋命名表,菲律賓也制定了西北太平洋臺風命名表。關島聯合臺風警報中心使用的西北太平洋臺風命名也常被該區域其它國家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