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的部首:犭。獅的拼音:shī。獅的組詞:獅子、獅子座、獅子狗。獅的意思:獅子。壹種兇猛的野獸,毛黃褐色。雄獅頸部有鬣,雌獅沒有。以羚羊、斑馬等動物為食。多產於非洲及印度西北部。
獅子:猛獸名。體大雄壯,身毛呈棕黃色,尾端生叢毛。雄獅頸部有長鬣。產於非洲和亞洲西部。捕食羚羊、斑馬、長頸鹿等動物,吼聲很大,有“獸王”之稱。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三》:“烏弋國去長安萬五千三百裏,出獅子、犀牛。”
獅子座:指佛所坐之處。《大智度論》卷七:“佛為人中獅子,佛所坐處,若牀若地,皆名獅子座。”泛指高僧說法的座席。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序》:“於是乃披如來之衣,登獅子之座。”星座名。黃道十二宿的第五宮。
獅子狗:毛較長而蓬松的哈巴狗。曹禺《日出》第壹幕:“他的眼睛瞇得小小的,鼻子像個獅子狗。”獅子狗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頭尾之毛長而蓬松,狀如獅子,故稱為「獅子狗」。哈巴狗的別名。參見「哈巴狗」條。
形態特征
世界上唯壹壹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雄獅有鬃毛,而雌獅沒有。獅子擁有貓科動物中最大的頭骨和肩高,雄獸普遍的要大於雌獸。雄獸的頭體長壹般在35-38厘米, 雌獸壹般在28-32厘米。南非、埃及的標本比較大(這裏全部以雄體為準)。
頭體長壹般都超過37厘米,38厘米和39厘米的標本也不少。最大的可達40.2厘米。東非的壹般在35-37.5厘米之間。壹向被認為是體型非凡的北非獅,頭骨並不大,最大的也僅有36厘米,頭體長的範圍基本上與東非獅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