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螞蟻的團結力量
我喜歡螞蟻,不僅喜歡它們勤勞樸實的性格,更敬佩它們在危難時互相幫助、奮勇直前的精神。
記得有壹次,幾只螞蟻在墻壁上匆匆地爬著。我壹時性起,忙拿著茶杯倒水,向螞蟻潑去,它們受了驚,四處逃跑。我再用水去淹它們,它們個個被大小不壹的水珠包著。
頑強的小螞蟻雖然被困在水中,可是它們仍不放棄逃跑的機會。它們張開比針還細的小腿,拼命往幹的地方爬,可是已經晚了,豆大的水珠如膠水似的粘住了它們,使它們寸步難行。就在這節骨眼上,只見它們圍成壹團,手拉手,奮勇搏鬥,終於沖出包圍圈,疲憊不堪,背靠背地躺在壹起,互相激勵著。不壹會兒,長隊又排起來了。
它們的隊伍往老鼠吃剩的蛋糕屑的方向走去,接著,蠶豆大的蛋糕屑不見了,我把蛋糕屑轉移到另壹個地方,螞蟻們也不甘示弱,它們馬上找到了食物。這時,有壹群螞蟻過來了,蛋糕屑馬上從我眼前消失了。
我望著這群螞蟻,感嘆著,確實米粒大的螞蟻有時候比某些人更堅強。
2. 以《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為題,寫壹篇作文,400字左右,謝謝雨後,幾只蝸牛在花園的花草上爬著。
我看到了這幾只蝸牛,腦袋裏頓時竄出壹個大問號。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麽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壹條粘乎乎的線。
於是,我決定自己來研究這兩個問題。我順手抓了幾只蝸牛放在地上,並且還放了幾張白菜葉,和壹些小昆蟲在地上。
它們聞到了白菜葉的味道,從它那殼裏探出頭來,向白菜葉爬去,不壹會兒,幾片白菜葉被它們啃光了。從這壹點可以看出鍋牛是害蟲。
然後我又開始研究蝸牛爬過的地方為什麽會留下壹條粘乎乎的線了。我想要做到這壹點,必須得用“殘忍”的辦法,於是我壹腳踩碎了蝸牛的外殼,蝸牛的肉露了出來。
我拴了壹根小木棍,將蝸牛的肉給挑開。只見在那肉上面有許多吸盤大小的孔,在那些孔裏,還有像鼻涕壹樣惡心的粘液。
這下子我可全明白了,原來蝸牛是通過身上的吸盤發出的粘夜。我通過自己的實驗發現了蝸牛的秘密,我知道了,大千世界的奇妙萬萬千千,我們要學好科學知識,要更加了解大千世界。
3. 給我幾篇《有趣的發現》的作文有趣的發現
在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發現,但是,最神奇而有趣的是我發現了魚是睜著眼睛睡覺的。
在我六歲那年,壹次,我到夥伴家去玩。剛走進客廳,就被他家的大魚缸吸引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魚缸前,目不轉睛地看著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魚。看了好半天,我發現魚兒的眼睛都是睜著的,眨也沒眨壹下。我想:“難道魚不能閉眼嗎?睡覺也睜著眼嗎?”我問小夥伴,她說也不知道。可是魚的確是睜著眼睛的呀!我回去問爸爸:“魚是睜著眼睛睡覺的嗎?”爸爸說:“對。”我又問:“那魚兒為什麽睡覺睜著眼呢?死後是睜著眼的嗎?”爸爸說:“孩子,妳自己動動腦筋就會找到答案。”
我帶著疑問朝新華書店跑去,我投入書海尋找《十萬個為什麽》,終於找到了。我全神貫註地查找有關魚的資料,工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查到了,原來魚是沒有眼瞼的,沒有辦法閉上眼睛。我們看見魚在靜止的時候,就表示它在休息。但是,它的眼睛仍然是睜開的。我這才恍然大悟,明白魚睡覺時眼是睜開的,即使在死了之後,仍是睜著眼的。我合上書,喜出望外地走出書店,連忙跑回家去告訴爸爸,爸爸聽了我的解釋,也很滿意,連連誇我是個善於觀察、愛動腦筋的好孩子。聽了爸爸的誇獎,我心裏像吃了蜜壹樣甜。
那天,我發現了魚在任何時候都是睜著眼睛的。這也讓我明白:做任何壹件事,都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還有
有趣的發現
笑歸笑,我腦裏不由得浮起壹個問號:書上說蝸牛是有眼睛的,它不只是靠觸角識別方向。但蝸牛的眼睛在哪?我怎麽看不見它呢?
於是我捉了幾只蝸牛,放進玻璃缸裏,扔下幾片白菜葉,想看看清楚蝸牛的眼睛到底在哪兒。
第壹個探索目標是蝸牛的上身,我想蝸牛的眼睛應該和其他動物壹樣在嘴巴周圍吧,我躲在櫃子邊偷偷觀察玻璃缸中“熟睡”的蝸牛。不久,壹只大壹些的蝸牛從“門口”探出了頭,頭上的兩只觸角也伸了出來。只見它慢吞吞地爬到菜葉上,又慢吞吞地找嫩葉,才慢吞吞吃起來。見它吃得正津津有味,我才悄悄地直起身,用放大鏡對著它看,朝嘴巴那兒看。也許是它的嘴巴太小了,幾乎看不出在咀嚼。但放大鏡中的蝸牛嘴巴周圍,除了細小的條紋外,沒什麽像眼睛的。
第壹個探索目標——失敗!
我的第二個探索目標是蝸牛的觸角,因為它吃葉子的時候。都要先用觸角碰壹碰。
又有壹只蝸牛“醒”了,我正好驗證壹下是不是每只蝸牛吃食時都用觸角碰壹碰。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只蝸牛爬到菜葉上後,便伸長了觸角碰了碰。我便用放大鏡對著它的觸角看。只見觸角的頂端有兩顆圓圓的眼睛——跟其他動物壹樣,眼白中間有壹點黑圓點。
我又反復對其他蝸牛作了觀察,結果都壹樣。
第二個目標探索——成功!
真高興,我發現了蝸牛的眼睛,在觸角的頂端。
4. 作文蝸牛中的發現怎麽寫我家來了壹個新成員――蝸牛,它特別小,黑黑的,所以我叫它“小蝸”。它每天早睡早起,每天晚上,沒等我睡著,它已經在那狹窄的小房子裏“呼呼大睡”了;早上,我匆匆地起床趕緊去探望它,沒想到它已經背著厚厚的殼在“健身”了。
記得有壹次,科學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我興奮極了,連鞋子也顧不得脫,直奔“小蝸牛”拿起放大鏡開始觀察。我先看頭部,發現有兩對觸角,壹對長,壹對短,聽老師介紹,蝸牛的長觸角能感知周圍的環境變化,而眼睛就長在長觸角上,卻只能在陰暗的地方才能看清楚。短觸角是用來尋找食物的,我小心翼翼地放點樹葉進去,果然,只見蝸牛用短觸角壹碰三碰的,好有趣。我再觀察腹部,把蝸牛整個翻過來,只見白花花的,始終沒看出什麽東西,我查了查科學書,才明白,蝸牛的腹部有腹足,可以幫蝸牛爬行。又順著觀察蝸牛尾部,這時,我看見它爬過的地方有粘液,我連忙問媽媽粘液是從哪兒出來的?它的作用是什麽?媽媽說粘液是尾部流出來的,蝸牛順著粘液可以讓速度更快。放下放大鏡,我又去查小學生百科全書,看看有沒有關於蝸牛更多的相關知識。
5. 我的發現蝸牛的秘密500字(作文)今天我去陽臺收衣服,忽然看見花壇上有只蝸牛緩緩爬上壹片葉子。它長著壹對長長觸角,壹雙小小眼睛,柔軟的身子上背上背著壹個螺旋形的殼。恰巧老師在頭天布置了觀察日記的作業,我決定觀察蝸牛。
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蝸牛。“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麽它爬過的地方會留下長長的壹條線?”,“眼睛和鼻子在哪裏?”,“它壹分鐘能爬多遠?”壹連串的問題在我的腦海裏浮現。我跑進屋去問正在看電視的媽媽,媽媽說:“大自然很奇妙!妳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麽親自去細細實驗壹下?”,聽了媽媽的話,我決定實驗壹番。
想知道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我得用我的“食物實驗法”來測驗蝸牛。我找來樹葉、小蚊子。我把它放在小蚊子前面,可是它還是爬向樹葉。原來蝸牛是害蟲啊!
要知道蝸牛爬過的地方為什麽會留下壹條長長的線,我得用“查閱資料法”。原來蝸牛的足上有壹種腺體,叫足腺。足腺能分泌出壹種粘液,這種粘液幹了以後,就會形成壹條長長的白線。
接著,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和鼻子在哪裏。我拿壹片樹葉和壹根樹枝。蝸牛先伸出壹對較長的觸角碰了碰,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又拿來壹個玩具和蒜頭,只見蝸牛又伸出較短的觸角碰了碰,也吃了起來。經過實驗,我發現較長的觸角大慨是眼睛,較短的觸角是鼻子。
最後,我想看看蝸牛壹分鐘能爬多遠。我捉了壹只蝸牛放在尺子上計時,過了壹分鐘後蝸牛爬行了15厘米,我又算了算大約它壹小時能爬9米。
大自然有許多奇妙的現象正等著我們用眼睛觀察,用心去發現。妳會發現好多的奧秘。
6. 《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作文壹天下午,天氣非常悶熱,我在陽臺上擺弄著爸爸的“心肝寶貝”——蘭花,突然便看見壹只小蝸牛爬上壹片葉子。“蝸牛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麽爬行的時候會留下壹條長長的線?”“蝸牛的鼻子眼睛在哪兒?”這壹連串的問題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於是我決定自己去做壹做實驗,弄清楚這幾個問題。
“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我先把白菜、饅頭、蚊子等分別放在抓來的幾只蝸牛面前,他們大概都餓了,爬向自己喜愛的食物上去,只見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吃了起來,對別的食品聞也不聞,不壹頓飯的工夫,蝸牛把白菜葉子吃光了,這下可以判定:蝸牛是害蟲。
“為什麽爬行的時候會留下壹條長長的線?”這個問題我先用壹片葉子把蝸牛的引出來,然後用手輕輕地往頭部下面壹摸,沒想到頭立刻縮回去了,這可怎麽辦?我有點兒灰心了,這時爸爸向我走來,對我說:“怎麽,這麽壹點小事就灰心啦!虧妳長大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麽壹“激”又來勁了。壹個辦法從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手舞足稻地叫起來。我用壹塊小石頭,輕輕地把蝸牛的殼砸碎,取出蝸牛的身子,用手壹摸發現了壹個顆立狀的東西,通過翻書、查閱字典,我知道了那是蝸牛的腳,那壹條長長的細線是蝸牛的分泌物,它有助於蝸牛蝸牛爬行。
“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兒?”我按照前壹部方法,把壹片白菜葉子放在地上又抓來壹只蝸牛,這只蝸牛好像知道我的苦心,乖乖地讓我看見了它的眼睛、鼻子、蝸牛的大觸手和小觸手,大觸手是眼睛,小觸手是鼻子。
通過這壹連串實驗,真是受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壹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
7. 有趣的蝸牛在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放學後我急忙跑回家開始尋找蝸牛,可是我找來找去也找不到它,最後我在壹個陰暗、潮濕的地方找到了壹只蝸牛。我急忙跑回家找了個盒子,然後輕輕地抓住它放到盒子裏。
我要觀察了這時它縮進殼裏去了,我只能觀察它的殼了,她的殼壹圈壹圈的,看上去像螺絲狀的小房子,最高層還有壹個小窗戶呢!大概這是它躲進殼裏用來呼吸的吧!過了壹會兒我才想起來科學老師說過:如果蝸牛把頭縮進殼裏的話可以把它放入水中。於是我找來壹杯水把它放入水中過了壹會兒它的頭伸出來了,我看見蝸牛頭上有兩對觸角,最有趣的是壹對觸角上有兩只眼睛特別靈活像探測器壹樣。
又在壹堂科學課上,老師叫我們做壹個蝸牛的實驗。回到家我也迫不及待地想給蝸牛做吃食的實驗。我找來壹些菜葉,放到盒子裏,我看著它可它怎麽也不吃,我沒有耐心了就去玩了,過了壹會我回來壹看菜葉被吃完了,旁邊只有壹點排泄物。哦,看來蝸牛有自己的習性啊:不讓我看它吃東西。從中我也知道了蝸牛喜歡吃菜葉。
小蝸牛真有趣,我喜歡觀察它,希望在它身上再讓我有新的發現。
8. 蝸牛真有趣作文蝸牛真有趣
今年,我家也養了蝸牛。那些可愛的小東西伸出它長長的觸角,就像壹根天線似的,背著壹個大“房子”。
今天,我去看這些小家夥,剛巧,爸爸正在給它們餵食。突然,幾個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裏:蝸牛是靠什麽來吃食物的?它有嘴巴嗎?如果有嘴巴,那麽又長在哪兒呢?為了尋找這幾個答案,我決定做壹個試驗。
我拿來了壹些已經和水拌過的飼料,粘在食指上。於是,我把手指頭放到蝸牛前邊,不小心碰到了它的觸角。這時,壹向“膽小怕事”的蝸牛迅速把頭縮進了殼裏。但是,它畢竟抵擋不住美味佳肴的誘惑,聞到了噴香的飼料味兒,就不由自主地把頭探了出來,用兩只觸角尋覓飼料的地點。剎時,蝸牛把目標鎖定在了我的食指上。只見它把頭伸了過來,張開嘴巴,“啃”起我食指上的飼料來。“噢,原來是這樣!”我解開了心中的幾個謎團。
我在壹旁靜靜地看著蝸牛吃食。它們都吃得津津有味哩!多麽可愛、有趣的小蝸牛呀!
9. 作文《有趣的發現》(植物)500字有趣的發現
假期的時候,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壹只蒼蠅飛來停在我的手臂上,弄得我很癢,把我的心情變得非常惱怒。
我忍了壹下,發現這只蒼蠅並沒有咬我,而是自己把腳相互蹭來蹭去。我覺得很奇怪,就沒有把它趕走,小心翼翼的認真的觀察起來,不壹會兒,就沒有蹭腳了,並迅速的飛走了。
我非常想知道答案,馬上跑回家查閱資料——《十萬個為什麽》,原來蒼蠅的味覺器官不長在頭上,而是長在腳上。當蒼蠅飛到食物上,得先用腳上的味覺器官去品壹品味道,然後用嘴去吃。蒼蠅喜歡到處亂飛,這樣壹來,它腳上就會黏滿各種食物,即不利於飛行,又不利於它品嘗東西,所以蒼蠅把腳相互蹭來蹭去。
我還發現蒼蠅去過的地方很臟,最好不讓蒼蠅到妳的身上,要不就會生病,飛到食物上,要洗幹凈才能吃,我馬上跑去把我的手臂洗得幹幹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