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是比較理想的起點。
0~3歲是兒童母語發展黃金期,到3歲基本可以做到說的內容讓陌生人聽懂。
3歲之前進行雙語活動,對父母英語水平要求較高,孩子的母語相對同齡孩子發育可能遲緩些。
二、啟蒙目標
如果堅持8、9年,到上小學的年齡,與美國同齡兒童保持同步,同級美國小朋友讀什麽書,我們就讀什麽書;
同級可通過FCE考試;
通過英語獲得知識;
情感目標:有趣、快樂、享受
英語啟蒙到此告壹段落,英語真正成為獲取知識,得到快樂的階段。
三、英語習得要有計劃有步驟
兒童在家習得語言,大概要經過以下四個時期:
1、啟蒙階段:3~5歲(先聽說)
啟蒙階段最重要的是 聽,聽多了再說,即“文盲”階段
多接觸
多聽
建立 英語語音和實物圖像 之間的關系,建立 英語思維
目標: 讓孩子基本聽懂簡單的生活用語、指令,不斷擴充聽力詞匯
方式:
互動--日常用語
遊戲
原版動畫片
flash卡片
分級讀物
放錄音,看圖畫聽書
要求: 註意理解“意義”,建立 英語聲音與圖像關聯 ,不要求認識單詞
興趣第壹,大量輸入
兒童沈默期壹般是6個月到1年,聽到壹定程度孩子就可以有壹些簡單輸出。
孩子天生有很強的語言吸收能力,不管是哪種語言,只要家長能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多接觸、多聽,建立聲音與圖像關聯,孩子會以驚人的速度習得壹門語言。
我在就讀北京大學時,給我上課的趙老師曾分享她自己陪伴孩子雙語育兒的壹些趣事。
又壹次,孩子很小的時候抱著她出去玩,指著壹處噴泉說這是fountain,孩子壹年後故地重遊,竟然能自己說出來。還有壹次孩子放學回家,充滿好奇的問媽媽:“我為什麽會說英語?”因為孩子發現班上的其他小朋友竟然還要學習英語。這都是趙老師平時對孩子持續有效輸入英語的自然結果。
2、掃盲階段:4~6歲(自然拼讀)
在孩子能聽懂絕大部分生活用語、簡單的英語故事,詞匯量 3000 左右時,找壹些簡單的、練習拼讀的分級讀物讓孩子讀,掌握最常用的第壹批單詞的 認讀。
在訓練閱讀的同時,進壹步加強聽說能力,繼續看動畫片、讀繪本,開始 裸聽 有聲書,保證聽力的 輸入量,陪孩子練習口語。
目標: 能閱讀簡單的圖畫書和分級讀物,掌握壹批最常用的單詞,聽說能力相應提高。
3、全面發展階段:7~9歲(閱讀、拼寫、語法、寫作)
這個階段較自然習得 學 的比例逐漸增加
目標: 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重點: 提高孩子的閱讀難度和閱讀量,廣泛接觸各個方面的英語,大量閱讀分級讀物和初級章節書、中級章節書。同時,堅持聽的輸入,聽的內容以兒童文學為主,聽的內容難度高於閱讀的內容。
4、提高階段:10~12歲(學科英語、學術英語)
學習和習得兩手都要抓
目標: 學習高級別的讀、寫技能,並向學術英語發展,鍛煉批判性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溝通能力。
重點: 提高閱讀量、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擴大閱讀深度和廣度,接觸各方面的英語資源,包括社科、科普和文學各領域。把英語學習從單純的語言學習逐步過渡到將英語作為工具運用上。
繼續大量聽,聽的內容擴展到較復雜的小說、科普節目、演說、歷史、地理、社會知識,看有壹定內涵的電影。
四、家長在各個階段的角色和作用
1、啟蒙階段,家長參與的多壹些,越大越放手
家長身體力行,對英語要有 熱情 ,在生活情境中跟孩子多用英語互動,繪聲繪色地給孩子讀分級讀物。家長英語不好也不要氣餒,用動畫片、音頻、教學軟件、學習網站等,給孩子創建良好的聽的環境。
家長陪孩子壹起學、壹起唱,誇贊、鼓勵孩子的進步,鋪墊前1000個日常詞匯。
父母的作用就是點燃孩子對學英語的興趣,把孩子領進門。 啟蒙階段所進行的任何活動,都要圍繞孩子的興趣,全方位地調動孩子的各種器官,讓孩子覺得英語很有趣。
2、掃盲階段,家長仍要高度參與,陪伴孩子壹本壹本地大聲朗讀自然讀物,通過練習掌握拼讀規律, 轉化聽力詞匯為閱讀詞匯 。
3、全面發展階段
家長要做資源的提供者,廣泛發掘視聽和閱讀資源幫助孩子進入系統的學習。
美國最大的教輔出版社之壹Scholastic.com上有分級,比如:
當然,也不用嚴格按照級別,可以有壹定的靈活度,如果孩子對某套領域的書感興趣,家長可以順著孩子的興趣點找更多類似的書。竅門:系列小說,少則幾本,多則40~50本,通常難度遞增,比如Geronimo(《老鼠記者》)系列等。家長還可以找網站,難度大些的動畫片,有聲書等。
4、提高階段
小學高年級階段,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應試的準備。幫助孩子熟悉考試,繼續更高水平的教材,向 學科英語和學術英語 過渡。
總之,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懂得英語教學,並源源不斷地向孩子提供符合每壹個語言學習階段所需要的輸入,保證所有的資源都符合孩子的心智發展和接受能力。
五、英語怎麽磨耳朵?
磨耳朵並不是只要壹直放著英語音頻就行,就像壹直給我們放阿拉伯語我們也不可能聽懂壹樣,違背了 “可理解性輸入” 原則,那是無效的。語言的使用能力不是教出來的,而是通過接觸大量的可理解輸入之後自然形成的。
語言學習者要接觸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要略高於學習者現有的語言水平。即: i+1 公式,i代表習得者現有水平,1代表略高於習得者現有水平的語言材料。克拉申認為單純地主張輸入是不夠的,學習者需要的是“可理解輸入”,只有當習得者獲得比他現有語言水平略高壹點的第二語言輸入,而他又能把註意力集中到對內容的理解而不是形式時,語言學習才能產生效果。
理想的輸入應具備以下特點:
輸入是可理解的:可理解性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不可理解輸入對習得者毫無意義;
輸入是有趣或相關的:語言材料有趣、和學習者有關聯,學習者就會不知不覺習得語言;
非語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如果目的是“習得”而非“學得”,按語法程序安排的教學不必要且不可取;
輸入必須有足夠的數量:習得新語言需要連續不斷地廣泛閱讀和大量會話才能有效。
六、聽的重要
在二語習得理論中,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s a key to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written composition.(聽力理解是閱讀理解和寫作的關鍵。)
上圖關於思想技能的金字塔圖示表明:聽力是壹切的基礎。
世界上大部分的語言文字,都是通過字母符號來“代表聲音”,盡管我們的漢字是“表形表意”的,我們的孩子也是先掌握聽說才開始學漢字的,聽力仍然是漢語學習的基礎。
那對於表音的英語來說,“音”就更重要了。“音”和“字”密切相關,掌握了解碼的本領,就會讀,會認“字”了。
重要的是:先有“音”,再有單詞拼寫,單詞拼寫是為音服務的。
此外,語言的能力本質是“思維聲音的交流”,無論妳是在說話、默想,或是寫文章,當妳在構思的時候,腦力裏都有壹種聲音壹直在“叨咕”,而不是在過單詞拼寫的“電影”,所以我們可以說 思維是聲音 。
學習任何壹種語言,最關鍵的是學習這種語言的聲音。
七、精讀與泛讀
精讀:篇幅短,生詞較多,有壹定的語法教學、語篇教學。目的:學習
泛讀:內容量大,生詞少,學生可以自主閱讀,實現快速閱讀。目的:習得
家長可以把精讀交給老師,自己來陪伴孩子大量泛讀。
有研究表明:壹個詞匯,學習者在不同的語篇(context)中看到5~16次,才能真正記住這個詞。“二語習得理論”認為,泛讀要貫徹的原則是自由自主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持續默讀(sustained silence reading)。 材料要大量、有趣、可理解,每頁不能超過5個生詞,不用查字典。 學習者自己選擇材料,按自己的速度閱讀,讀後不提問,不考試,沒有壓力。
根據“習得”>“學習”的原則,精度:泛讀比例=20%:80%最好。
八、跟讀
根據二語習得理論,孩子學英語有沈默期,在學英語初期,要求孩子跟讀不太合適,初期最重要的是大量聽,多聽少說。通常在孩子聽了半年之後,有壹定量的輸入,才開始說壹些英語,這個“說”,是在實際交流中的互動,也不是跟讀。
如果在孩子剛接觸英語時,就不斷要求孩子跟讀,模仿語音語調,將孩子的精力集中在模仿語音而不是對語言的整體理解上,是不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
兒童學習英語,相對於成年人的優勢之壹是母語還沒有那麽強大,概念的建立可以不通過母語,直接輸入大腦的“”語言區,將來可以快速地調用。積累壹定時間後,就可以用英語思考了,即建立了英語的思維。
在孩子小的時候,教英語不要通過漢語,要發揮孩子的年齡優勢。
九、低齡學英語的黃金優勢
如果把孩子分為:
小孩(學齡前——3年級)
大孩(4年級——6年級)
從幼兒階段開始學英語,相比長大成“大孩”後開始學,有4個優勢:
1、語言敏感期,中文詞匯還不豐富,中文思維還沒有那麽強勢,不容易形成中文拐杖現象。父母多讓孩子接觸英語,能夠在孩子的大腦裏直接建立英語思維、英語的程序化記憶,幫助孩子成為“雙語者”。
2、小孩對語音語調的掌握比大孩純正地道。4~7歲是學習語音的關鍵期,過了8歲,稍差壹些,過了青春期,基本不可能。所以說: 語音是童子功 。
3、“沒臉沒皮”,小孩學外語比大孩顧慮少。小孩通常對另壹種語言持積極、開放、愉快的態度,不怕被人笑話,大了就麻煩壹些。
4、認知水平與原版書在年齡上同步。習得靠的是大量的高質量的輸入,原版書是輸入的主力。借助這些資源,孩子的語言能力能達到接近母語的二語水平。
知識拓展: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D. Krashen),著名美國語言教育家,1941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現為美國南加州大學榮休教授,畢生致力於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除了“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理論”,克拉申還提出情感過濾理論、監控理論、習得理論和木桶理論,揭示了兒童語言學習的重要時期!?
情感過濾理論
實現語言習得需要人腦向輸入“開放”,使之順利達到人腦習得語言的部位——“語言習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簡稱LAD)。
大腦中存在著壹個“情感過濾器”(affective filter),它就如閥門壹樣控制著語言輸入,完全受情感因素操縱。當處於 放松、自信的積極精神狀態 時,可理解性輸入便可順利到達LAD,從而習得新語言。
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受許多情感因素的影響,它們對語言輸入有著過濾作用,從而決定著學習者接收輸入的多少。
克拉申認為影響語言習得的情感因素主要有:
動機和態度:學習目的是否明確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目的明確則動力大,進步快;反之,則收效甚微;
性格因素:自信、開朗、自我感覺良好的語言學習者進步較快;
情感狀態:主要指焦慮和放松:焦慮感較強者,情感屏障高,獲得的輸入少;反之,則易得到更多的輸入。
因此,在孩子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壹個愉悅的、快樂的學習環境,能夠讓小朋友的身心真正放松下來,才能最大化的接受可理解性的知識輸入,減少不愉快的情感因素所造成的情感過濾器的作用,這就是托馬斯教育懂得如何讓孩子們達到最強學習效果的基本理念。
監控理論
通過學習獲得的語言知識在頭腦中起監控語言的作用,監控是學習者用來編輯其語言行為的機制。監控過程可於話語產生前或後發生,並且是非強制性的。它體現了“語言習得”和“語言學得”的內在關系和根本的區別。?
習得理論
發展第二語言能力有兩個獨立的途徑: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和語言學習(language learning)。
“習得”是潛意識(subconscious)過程,註重意義的自然交際結果,正如兒童母語習得過程。它要求學習者用目的語進行有意義的、自然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習者所關註的是交流活動本身,而不是語言形式。
“學習”(learning)是有意識(conscious)的過程,正式教育是壹個有意識的過程,其結果是學習者能獲得壹些有意識的和語言相關的知識。
學得不能轉換成習得
例如,使用母語者盡管不懂語法規則,卻可以正確流利地使用該語言,而語言學得者雖然有完備的語法知識,卻很難在實際交流中運用自如。因此,對第二語言學習來講,自然的語言環境比有意識的學習更為有效。
木桶理論
語言學習的積累過程需要經歷四個階段:
第壹階段:理解是交流的前提,對語言的理解先於語言輸出。
第二階段:要有足夠量的語言信息輸入。
第三階段:沈默期,語言學習壹段後孩子會進入表達上的沈默期,這是孩子在對之前的語言信息進行吸收、理解。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有耐心、理解,不強迫其說話,同時繼續加大輸入。
第四階段:孩子分階段進行語言輸出,表達不完整。
經過這四個階段的積累,孩子的語言表達就灌滿水的木桶自然溢出水來壹樣,順利進入語言表達的爆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