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壹個封建王朝,存續時間是296年。它的滅亡時間壹直以來也是大家討論的熱點,但是有壹個角度卻往往被人忽視,那就是幾乎和清朝存續時間相持平的——文字獄。清朝自己實行的文字獄是它走向滅亡的原因之壹!
提起來文字獄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中學時期在學蘇軾的詩詞時,老師在講到他的詩歌思想,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往往會補充他的人生經歷,以助於大家更好的理解他的詩歌!其中蘇軾人生中的壹個大的轉折點就是——烏臺詩案。這就是北宋時期的文字獄,但是當時蘇軾因為受到眾人求情,得到從輕發落,只是下獄壹百多天,被貶黃州,受到株連的人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對他本人也只是仕途受困,在性命上並無大礙!但是清朝的文字獄則要恐怖的太多!
第壹,次數最多雖然每個朝代幾乎都有文字獄,比如著名的嵇康之死,就與文字獄有關,因為他寫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而被司馬昭厭惡被處以腰斬之刑!後世每朝的文字獄也都有,但是中國歷史上所有朝代的文字獄的總數加起來也沒有清朝壹個朝代多!資料記載:順治帝壹朝實行文字獄七次,康熙二十多次,雍正帝二十多次,乾隆帝壹百三十多次!
胡奇光《中國文禍史》說:"清代文字獄持續時間之長,文網之密,案件之多,打擊面之廣,羅織罪名之陰毒,手段之狠,都是超越前代的。" 可見清代文字獄的影響之惡劣!魯迅:"為了文字獄,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
第二,波及人數最多在上文中簡單統計了,順治帝壹朝實行文字獄七次,康熙二十多次,雍正帝二十多次,乾隆帝壹百三十多次!以雍正朝的文字獄為例,當時的文字獄受影響的人員有很多還是高官:
如皇八子、皇九子、年羹堯、隆科多,陜甘總督嶽鐘琪,等等,甚至有皇親和朝廷大員。其中年羹堯、隆科多更是幫助雍正帝登基的肱股之臣,壹時間曾經權傾朝野!可見受波及人之多,甚至高官也不例外!
而且波及人數很多,不僅僅是局限於漢族,還有滿族。比如正紅旗的禮部侍郎世臣,就因為寫了"霜侵鬢朽嘆途窮" "秋色招人懶上朝""應照長安爾我家",這樣的詩句讓乾隆帝帝的不滿!認為他是諷刺自己年紀大,還對朝廷不滿意因為他說自己不想上朝,更是因為愛詩中將"長安"說成是自己的家,乾隆認為他忘了自己的滿人身份,將自己比作 *** 沒很是沒良心,將他貶到黑龍江。
還有廣西巡撫鄂昌,他可是沒有專門寫詩的,他只是在和朋友的書信中將蒙古人叫做"胡兒",清廷壹貫實行的是滿蒙壹家親政策,因為蒙古替清朝守著邊疆呢,搞不好人家要造反!乾隆壹知道鄂昌竟然把自己的好朋友,自己的親人般的朋友叫做"胡兒",這樣極具嘲諷的稱呼,就直接下令讓鄂昌自己了斷自己!
何西來為周宗奇《文字獄紀實》所作的序中說:"清代文字獄,主要集中在前期,歷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君王,綿延壹百三十余年。無論就時間之長,案件之多,還是規模之大,株連之廣,花樣之翻新,手段之殘忍來看,在中國的封建時代,都是沒有前例的。"可見清朝文字獄影響之惡劣!
第三,株連最廣上文到的蘇軾、嵇康,都曾是文字獄的當事人,但是雖然蘇軾被貶,嵇康被斬,但是受到他們牽連而死的人卻沒有!而清朝的文字獄受牽連而死的人數非常的多!比如著名的——明史案,不僅將死人開棺鞭屍,幾乎涉及的人都被處死。如:莊廷瓏被開棺戮屍,其弟莊廷鉞被誅,曾為明史案壹書做過序的原禮部侍郎李令哲和四個兒子皆被處死。序中提到的人朱佑明父子六人被處死。凡校書、刻書、賣書以及書中牽連人名者壹律喪命。《明史》案冤死者七十余人,死者妻子大都發配邊疆,株連之廣令人發指。
第四,主要文字形式文字獄常見的受牽連的文字是"詩""文章""文集""史書",這些都是容易受到文字獄牽連的主要文字形式。但是清朝文字獄波及的文字形式比這個還要廣:試題、日記、奏稿、榜文、表文、家規、宗譜、縣誌、碑文、墓誌、匾額、呈詞、字帖、字典、木戳等,當時存世的文字形式或者說出現字的任何載體都可能被打成文字獄!可見打擊力度之大!
第五,影響惡劣因為清朝的文字獄波及範圍廣,受株連範圍廣,次數也是封建王朝之最,所以導致當時的文人和明朝時期文人敢於與君權做鬥爭越挫越勇的形式相反!人們不敢直言生怕犯錯,雖然清朝士大夫受到的懲罰並不多,但是這也進壹步表現了文字獄對人的壓抑,不受懲罰是因為沒人敢提出異議。中國知識分子的脊梁直接被清朝統治者給生生折斷了,完全不復明朝時期的意氣風發!
不僅如此清朝的文化專制也使得社會創新力被禁錮,導致中國積弱貧窮。借以修訂《四庫全書》將天下間凡是涉及思想,歷史,政治,以及民族問題的書籍幾乎都被禁被毀。不僅如此,還有大量純粹的科學,技術,經濟方面的書籍也被銷毀,所以清朝積弱和他們實行的恐怖文化控制是相關的!
當時的文化恐怖氛圍,導致清人沈浸在對古書的校勘之中!也因此清代訓詁學發展是封建王朝發展的相當好的!為後世"小學"的發展奠定了很大的基礎!文字獄的本質還是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所實行的文化方面的思想控制手段!但是清朝的文字獄實在是過於殘忍,讓人震驚!
清朝(422)自己的(148)文字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