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小學第壹次接觸文言文

小學第壹次接觸文言文

1. 接觸文言文有感作文400

我很喜歡古文,可以說已經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

我是從五年級下的時候,開始深入學習古文的,在這之前我也偶爾接觸過壹點古文,但並不深入研究。當我拿起語文書,看到壹篇課文《楊氏之子》的時候,我立刻被古文的魅力給吸引住了。

從那天後,我就喜愛上了古文,每天,我壹有時間就拿起古文書,來鉆研古文。我每次都是先自己想古文的意思,當確定了自己的想法,就拿出古文後面的翻譯來和自己的想法比較,如果想對了,我會很高興,如果想錯了,我還是高興,我高興我又多了壹份知識,然後我會牢牢把這個知識點記住。

有壹次,班裏的圖書角借來壹套書。其中,有壹本書叫做《老子·莊子》,大多數同學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都是毫不在乎地隨手壹扔,而我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卻眼前壹亮,立刻把這本書抓了起來,在登記的時候,我還抱怨管理員速度太慢,會耽擱了我的讀書時間。

我像壹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如饑似渴,渴望得到知識。我細細地品味著這本巨著,感受著古文為我帶來的思維空間,仿佛在知識的蒼穹中遨遊。

在翻頁的時候,我閉上眼睛,仔仔細細地回味了壹遍剛才所明白了的古文,了解到的知識,我又睜開眼睛,感受帶給我更多知識的下壹篇古文……我發現,老子和莊子這兩位大思想家,都在不停地反映著各種不同的“道”,雖然,老子和莊子表達“道”的方法不同,老子用得是直接敘述法,莊子用的是借事敘述法,但他們都是在說明壹樣的道理。我還發現,老子和莊子的話有些矛盾,例如,老子認為“世間萬物歸人之道”,而莊子認為“世間萬物歸自然之道”,雖然,他們的觀點不同,可是出發點都是好的,道理都是有的,所以,我們不能說哪個對,哪個錯。

我希望以後還能繼續學習更長、更難、更拗口的古文,這是我對知識的追求,對未來的希望! 我最愛古文,因為它壹個字能表達千百種意思,讓我覺得豐富多彩、十分有趣,在思考古文的同時,還能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古文的字雖然少,但意思卻十分精辟,我們中國古代的文字,簡潔明了、非常精煉、耐人尋味、博大精深。

2. 孩子初壹,剛開始接觸文言文,本來閱讀就成問題,現在對語文已經

妳好樓主。

妳對令郎不愛語文擔憂至此,說明樓主可能本身就是個熱愛漢語的人,也是個註重發展孩子綜合素質的家長。

不過我不贊同送孩子去什麽“專門機構”學習,那樣極易矯枉過正,就與送孩子去坐監牢進行勞動改造沒區別了。

興趣是培養出來的,壹旦形成不易改變。如果孩子實在不喜歡文學(語文),那麽,就要觀察他是否在別的方面有所偏愛。如果沒有其他特長或者偏愛,而又不去掌握基本的語文技能,那家長就要付出壹些努力了。

我註意到在妳的問話裏有壹個詞:“很多”(讓他讀了很多課外書)。如果確實是如樓主說的那樣,令郎已經被灌輸了很多的課外書,那這就是樓主的不是了。讀書,不是越多越好,更要註重內容質量。

鄙人自幼喜愛古漢語文學,在十歲之前便已將張友鶴先生所著的《聊齋誌異選註》通讀了壹遍。雖然朦朦朧朧,似懂非懂,但所幸的是這些閱讀經歷使我對古漢語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至今猶然。

現在古漢語文學在初高中教程裏占著很大的分量,如果令郎對此毫無興趣,那就要想法設法引導令郎去接觸壹些淺顯易懂而趣味豐富的文學書籍。

可能樓主已經考慮到了,但我還是要推薦幾部書籍給令郎閱讀。第壹、《幼學瓊林》這本書是古時兒童的啟蒙書,其知識豐富有趣,讀來朗朗上口,內容涵蓋花鳥魚蟲、天文地理、名人趣事、詩詞歌賦等方面,適合初學文言者。至於《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這些書頗涉說教,令人不堪,故不推薦。第二、張友鶴先生《聊齋誌異選》(人民文學版),經過作者認真甄選,所錄皆為經典篇章,註解詳細,實可壹閱。第三、《山海經》、《莊子選註》、《淮南子選註》,這些書多有神話故事,可寓學於樂,也堪壹睹。第四、《史記選註》、《楚辭選註》(吳廣平)、《論語》。隨著年級升高,把這些書逐壹給令郎看,或許能培養其興趣。

還有壹點,就是家長若有時間輔導孩子學習,可在孩子課程之前,輔導其學習課文內容,讓他在學習該節課文時,得心應手,比其他的孩子了解的多,理解的快,自然就有優越感,也會極大提高他對學習的興趣。當然,這就要看家庭有沒有這個條件了。

啰嗦這麽多,其實也不見得能幫上樓主壹二。若樓主瞧得上,歡迎追問。

3. 小學文言文大全(有題目,譯文,簡短)最佳答案

《楊氏之子》

選自人教版語文書五年級下冊10課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在梁國,有壹戶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壹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壹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妳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伯牙絕弦》

選自人教版語文書六年級上冊第二十五課

原文: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誌,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課文: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課文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彈琴時,心裏想到澎湃的江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 伯牙心中的想法,鐘子期都能準確地說出他心中所想的。鐘子期去世後,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鐘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於是,他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斷絕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

初中要學文言文,如果從小接觸,打好基礎以後會學的很好很輕松

4. 以第壹次接觸語文為題寫 作文500字

新學期我的語文學習

新學期,新計劃

莫泊桑說:“人生活在希望之中,壹個希望破滅了或實現了,就會有新的希望產生。”新春就是新的企盼、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新的收獲。新學期,新起點,新面貌,讓我們憧憬更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再壹次踏上征途!

追求:是充實生命的必然途徑。時間就像那無情的流水,流去我在小學裏的五年光陰。轉眼寒假又將成為過去,新的學期即將來臨。仔細的回想,過去的五年裏,自己到底做了什麽?可是,什麽也想不起來。難道真要這樣,流給母校的是壹片空白記憶嗎?不,我希望,在小學生活的最後半年裏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每壹件事。在這半年裏我壹定要珍惜每壹秒時間,爭取不讓自己有荒度的壹刻。

新學期到了,那麽大家壹定會有新的打算,我的打算又是什麽呢?其實,我的打算和別人壹樣,就是要在新的學期裏努力學習,認真聽老師講課,上課要積極發言。不僅如此,還要經常參加各類活動,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我還希望自己能在畢業考試上考出好成績。我知道,要做到這些是很難很難的,但是只要妳堅持到底,永不退縮,那這些又將變得非常容易。

我想,人的希望是會隨時改變的,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的希望也是不同的。在新學期裏,我的希望是永遠記住母校,因為這畢竟是我生活了六年的小學啊!同時,我也希望能在這最後的半年裏為我親愛的母校做壹點事情,留下壹些美好的東西。我想,我壹定會用實際行動來做這件事的。人在壹生中,不管他成為了什麽,是名人,或是偉人,還是極平凡的普通人,都會永遠記住自己的母校,都對他有著非常深刻的感情,我也要做這樣的人。

我知道,每個人心裏想的是不壹樣的,因為,人各有誌,目標不同。如今我漸漸長大了,我的新目標不是做什麽偉人,也不想當什麽藝人,更不是成為科學巨人。而是長大後考上壹座較好的大學,找到壹份穩定的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為國家,為社會作出不平凡的事,貢獻出屬於自己的壹份力量,這就已經足夠了。

新學期裏人人都有新打算,妳壹定也和我壹樣吧!讓我們大家在新學期裏攜起手來,***同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吧!

5. 初中第壹次讀文言文作文600字

自五年級起,我就嘗試讀古文。像《桃花源記》、《嶽陽樓記》、《文心雕龍》裏的原道篇,《道德經》裏面的壹些段落,我都能熟背,而壹些古詩詞、曲讀後更是放不下。愛讀古文猶如我寫書法,讀寫可以忘形,完全沈醉於快樂之中。

經典古詩文是中華民族的精華,它是凝聚著中華古先賢無數智慧結晶的文化寶典。讀古文,讀古詩讓我受益匪淺。像詩仙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他的詩豪邁不羈,神采氣度飛揚。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讓人讀後不禁掩卷長思,唉,家書抵萬金。而孔子所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這些話讓我在學習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健全人格,如何學習怎樣做壹個正直的人,充分享受人生的充實和快樂。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多少好的散文。《嶽陽樓記》是古今傳誦的文章,多少人從小背誦,長大後仍然朗朗上口,堪稱絕唱。《嶽陽樓記》寫景時,烏雲密布,細雨連綿,人們會傷感悲痛;當春光明媚,花草芳馨的時候,人們會變的喜悅興奮,沈醉在景色之中,真是妙哉!作者又借古仁人之心,告誡人們要有先憂後樂的情懷,不可忘記國家,時刻懷有愛國之心。每逢自己背誦之時,心中是十分的陶醉而沈醉其中。

讀古文的另壹個收獲,就是經常翻字典,數筆畫。我真正體會到字典是壹個最好的老師,讀古文,背詩詞,查字典,才會學習更多的字,才知道有許多字都意會錯了,有許多是多音字,還有許多字另有含義。我知道字典裏涵蓋了中華民族豐富的天文、地理、歷史知識。查字典,讓我壹生受用無窮。

通過學習古文我漸漸懂得壹些方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多讀,尤其是反復背誦,是學好文言文的法寶。學習古文,誦讀時要抑揚頓挫,有快有慢,要有節奏感。腔調、板眼、感情、氣勢以及文字所蘊藏著的意義等,不是壹下子就能讀出來的,是在反復閱讀中逐步體會、領悟、感知得來的。所以我總結出學習古文要掌握基本知識結構,理解古文的正確意思,多讀,熟讀。

讀古文,讀詩詞、曲的感受,就如同走在山蔭小道上,撲面的美景讓妳目不暇接。曾幾何時,我獨坐書桌前,手捧壹卷古文詩書,把自己融入到千年前的唐風宋雨,看花開花落,雲卷雲舒;曾幾何時,我放飛我的思緒到江南水天連接處,聽漁舟唱晚,想那半夜的鐘聲是否在迎接客船;曾幾何時,我也曾想,多讀書,學真本領,也要仰天大笑出門去,高唱我輩豈是蓬蒿人。

我學習古文、古詩詞是最好的精神享受,如同品茶,越品越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