恚嗔的讀法:huì chēn。
恚嗔的意思:怨怒。漢語詞語,指怨怒、仇恨等意念。解釋恚:憤怒,嗔:仇恨,恚嗔:怨怒、仇恨等意念。出處《素問·上古天真論》:“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於避切《正韻》胡桂切,音?。《說文》恨也。從心圭聲。《玉篇》恨怒也。
說文解字註:(恚)怒也。怒各本作怨。今依大雅綿正義正。下文曰。怒者、恚也。二篆互訓。從心。圭聲。於避切。十六部。
(1)(形聲。從心,圭聲。本義:怨恨,憤怒)同本義。
恚,恨也。——《說文》。
恚,怒也。——《廣雅·釋詁二》。
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終身之名。——《戰國策·齊策三》。
恚目。——《管子·地員》。
恚而語女曰。——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翺三事》。
懋卿恚甚。——《明史》。
承疇大恚。——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2)又如:恚礙(憤怒抵觸);恚忌(憤怒嫉忌);恚忿(憤怒);恚責(憤怒斥責)。
恚嗔造句
1、以嗔患故,無惡不作。是故智者,舍嗔如火。
2、常守慎言,以護嗔患,除口惡言。
3、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嗔患其不可也。
4、舍利弗言:穢者,謂三穢:貪欲穢、嗔患穢、愚癡穢。
5、除壹切眾生嗔懈怠垢穢。以被德鎧所修精進。
6、如果仍起嗔患愚癡染汙修貪嫉妒等心,亦復如是。
7、鳩摩羅妳看那些擁有奴婢和田宅的富人,他們天天仍然為貪欲嗔患的煩惱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