鄹字讀法是:[zōu]。
鄹,漢語生僻字,讀音zōu。基本含義為:
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曲阜縣東南,孔子的家鄉。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即“鄒”。
基本釋義
zōu ㄗㄡˉ
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曲阜縣東南。孔子的家鄉。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即“鄒”。
姓。
詳細釋義
1.古邑名。春秋魯國地。孔子家鄉。在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
郰,魯下邑。孔子之鄉。從邑,取聲。——《說文》。字亦作鄹。在今山東兗州府鄒縣西北之 東鄒邨、西鄒集、孔子生於 郰之闕裏,長徒 曲阜,仍號 闕裏。
又如:鄹裏(孔子故裏);鄹闕(鄹裏和闕裏的並稱。鄹裏,孔子故裏)
詞語分解:
鄹的字典解釋:
鄹 ō 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曲阜縣東南。孔子的家鄉。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即“鄒”。 筆畫數:; 部首:阝。
鄹歷史詞典解釋:
壹作 “郰” 或 “陬”。在今山東曲阜市東南。春秋為邾國都,後為魯邑。為孔子之鄉。《論語·八佾》: “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 孔安國曰: “鄹,孔子父叔梁紇所治邑。
古邑名。又作郰、陬。春秋魯邑,孔子的家鄉。在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論語·八佾》:“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