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壹意孤行的成語故事典故_字詞解析_造句

壹意孤行的成語故事典故_字詞解析_造句

 壹意孤行的典故:

 西漢時期,有個叫趙禹的人,是太尉周亞夫的屬官司。

 壹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劉徹看到了他寫的文章文筆犀利,寓意深刻,認為在當時很少有人及得上他。

 漢武帝大為賞識,便讓趙禹擔任禦史,後又升至太中大夫,讓他同太中大夫張湯壹同負責制定國家法律。

 為了用嚴密的法律條文來約束辦事的官吏;他們根據漢武帝的旨意,對原有的法律條文重新進行了補充和修訂。

 當時許多官員都希望趙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條文修訂得有個回旋的余地,便紛紛請他和張湯壹起作客赴宴,但趙禹從來不答謝回請。

 幾次以後,不少人說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過了壹些時候,趙禹和張湯經過周密的考慮和研究,決定制定?知罪不舉發?和?官吏犯罪上下連坐?等律法,用來限制在職官吏,不讓他們胡作非為。

 消息壹傳出,官員們紛紛請公卿們去勸說壹下趙禹,不要把律法訂得太苛刻了。

 公卿們帶了重禮來到趙禹家,誰知趙禹見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閑聊。絲毫不理會公卿們請他修改律法的暗示,過了壹會,公卿們見實在說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辭。誰知臨走前,趙禹硬是把他們帶來的重禮退還。

 這樣壹來,人們才真正感到趙禹是個極為廉潔正直的人,有人問趙禹,難道不考慮周圍的人因此對他有什麽看法嗎?

 他說:?我這樣斷絕好友或賓客的請托,就是為了自己能獨立地決定、處理事情,按自己的意誌辦事,而不受別人的幹擾。?

 成語壹意孤行便出自這個典故,是指按自己的意願行事,現在用來形容獨斷專行,不聽他人勸告。。

 壹意孤行的漢語詞典解釋:

 指不聽勸告,固執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後漢書二?東漢尚名節》:「自戰國豫讓、聶政、荊軻、侯嬴之徒,以意氣相尚,壹意孤行,能為人所不敢為,世競慕之。」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三:「蓋壹意孤行之士,細行不矜,孔子所謂?觀過知仁?,正此類也。」

 ●茅盾《子夜》十:「說不定他壹片好心勸杜竹齋抑制著吳蓀甫的壹意孤行那番話,杜竹齋竟也已經告訴了蓀甫!」

 壹意孤行的近義詞/反義詞如下:

 近義詞:執迷不悟、獨斷獨行、以意為之、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獨斷專行、不可理喻、獨行其是、孤行己見、死心塌地、固執己見

 反義詞:順風轉舵、博采眾長、虛懷若谷、從善如流、清夜捫心、迷途知返、棄舊圖新、言聽計從、死心踏地、群策群力、回心轉意、集思廣益

 用壹意孤行造句:

 1 誰不曾壹意孤行,怒發沖冠過怕只怕少了那份執著。

 2 堅持做自己,不是壹意孤行,而是在市場競爭中,隨緣而不變,穩定的貫徹自己的棋風、棋路,非達目標,絕不中止。

 3 妳這樣壹意孤行地錯下去簡直就是自掘墳墓!造 句 網

 4 執迷不悟的固執是壹意孤行的固執。不如正視現實咬咬牙勇敢地放棄那力不從心卻又苦撐硬撐的執著,在清醒的選擇之後,明白了自己意誌的支點。壹切就會變得單純而明朗般地寧靜了。

 5 半壁江山就因他的壹意孤行而斷送了。

 6 成功的人做事總是留有分寸,失敗的人總是壹意孤行。記住:任何時候都要給自己壹些回旋的空間。

 7 他從不肯聽別人的勸告,總是壹意孤行!

 8 他對大家的好言相勸不理不顧,依然壹意孤行。

 9 他壹意孤行,不聽別人的勸告,最終鑄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