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倉頡造字的神話傳說

倉頡造字的神話傳說

倉頡造字的神話傳說如下:

倉頡[jié]造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壹,倉頡造字的地方叫“鳳凰銜書臺”。出自《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倉頡,稱蒼頡,復姓侯剛,號史皇氏,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規範和使用,在創造漢字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文明的傳承做出了不朽的功績。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壹人創造只是傳說。

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倉頡的籍貫,據《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 《明壹統誌·人物上古》亦記載:“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

倉頡造字典故出處:

原始版本:倉頡造字,出自《荀子》《呂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淮南子·本經訓》:“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漢代高誘註:“蒼頡始視鳥跡之文造書契,則詐偽萌生;詐偽萌生,則去本趨末,棄耕作之業,而務錐刀之利。天知其將餓,故為雨粟;鬼恐為書文所劾,故夜哭也。鬼或作兔,兔恐見取豪(毫)作筆,害及其軀,故夜哭。”《荀子·解蔽》:“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

演化版本:黃帝時期,有壹個史官叫倉頡,他觀察鳥獸的足跡並從而受到啟發,就創造了文字。傳說他創制文字時,天上降下粟米,鬼在夜間哭泣。因為天擔心人們學會文字後,都去從事商業而放棄農耕,造成饑荒。鬼怕人們學會文字後,會作疏文彈劾它們,因此才在夜間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