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的讀音:yǒng。
1、勇氣,勇力
可使有勇。——《論語·先進》
勇冠三軍。——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其勇過人。——唐·李朝威《柳毅傳》
2、清代地方臨時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如:鄉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遊勇((指失去統屬的士兵)。
3、勇猛;兇猛
勇悍果敢,取眾率兵,此下德也。——《莊子》
勇,天下之兇德也。——《呂氏春秋·論威》
每戰,常陷陳卻敵,勇冠騰軍。——《三國誌》
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驍勇(勇猛);勇鷙(勇猛強悍)。
康熙字典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說文》:氣也。壹曰健也。從力,甬聲。《玉篇》:果決也。《廣韻》:猛也。
《增韻》:銳也,果敢也。《左傳·文二年》:***用之謂勇。《論語》:勇者不懼。《老子·道德經》: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勇,氣也。氣、雲氣也。引申為人充體之氣之_。力者、筋也、勇者、氣也。氣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氣乃至焉,故古文勇從心。《左傳》曰:“***用之謂勇。”從力。甬聲。余隴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