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求壹個母親聽見有人說妳兒子殺人了典故

求壹個母親聽見有人說妳兒子殺人了典故

曾參殺人目錄[隱藏]

成語解釋

《曾參殺人》原文:

《曾參殺人》譯文:

寓意

[編輯本段]成語解釋

名稱:曾參殺人

拼音:zēng shēn shā rén

解釋:比喻流言可畏。

出處:《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事例:這冤怎申,硬疊成~。 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

[編輯本段]《曾參殺人》原文:

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壹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編輯本段]《曾參殺人》譯文:

在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家鄉費邑,有壹個與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參的人。有壹天他在外鄉殺了人。頃刻間,壹股“曾參殺了人”的風聞便席卷了曾子的家鄉。

第壹個向曾子的母親報告情況的是曾家的壹個鄰人,那人沒有親眼看見殺人兇手。他是在案發以後,從壹個目擊者那裏得知兇手名叫曾參的。當那個鄰人把“曾參殺了人”的消息告訴曾子的母親時,並沒有引起預想的那種反應。曾子的母親壹向引以為驕傲的正是這個兒子。他是儒家聖人孔子的好學生,怎麽會幹傷天害理的事呢?曾母聽了鄰人的話,不驚不憂。她壹邊安之若素、有條不紊地織著布,壹邊斬釘截鐵地對那個鄰人說:“我的兒子是不會去殺人的。”

沒隔多久,又有壹個人跑到曾子的母親面前說:“曾參真的在外面殺了人。”曾子的母親仍然不去理會這句話。她還是坐在那裏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線,照常織著自己的布。

又過了壹會兒,第三個報信的人跑來對曾母說:“現在外面議論紛紛,大家都說曾參的確殺了人。”曾母聽到這裏,心裏驟然緊張起來。她害怕這種人命關天的事情要株連親眷,因此顧不得打聽兒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關緊院門,端起梯子,越墻從僻靜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對兒子的了解、信任而論,“曾參殺了人”的說法在曾子的母親面前是沒有市場的。然而,即使是壹些不確實的說法,如果說的人很多,也會動搖壹個慈母對自己賢德的兒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實根據的流言是可怕的。

[編輯本段]寓意

這則寓言告誡人們,應該根據確切的事實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問題,而不要輕易地去相信壹些流言。

曾參殺人參見人事部·冤怨“讒言三及”、倫類部·親眷“曾參殺人”。唐元稹《寄樂天二首》之壹:“唯應鮑叔猶憐我,自保曾參不殺人。”

唐代韓愈《釋言》:“夜歸,私自尤曰:‘咄!市有虎而曾參殺人,讒者之效也。’”

唐代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明代張岱《投杼操》:“言三至兮惑其母,曾參殺人市有虎。”

《戰國策 秦策二》原文、註釋及譯文:

昔者曾子處(居住)費(魯國境內的地名),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

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

頃之,壹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讀音zhu四聲,織布的梭子)逾(同‘逾’)墻而走。

翻譯:

從前曾子住在費,費有個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子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曾子的母親說:“我兒子不會殺人的。”若無其事地(繼續)織布。

過了不久,又有人說:“曾子殺了人。”曾子的母親還是若無其事地織布。不久,壹個人又告訴她說:“曾子殺了人。”曾子的母親害怕了,丟下梭子躍墻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