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方壹個笙是旌(拼音:jīng)。
旌(拼音:jīng)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此字初文見於戰國楚系簡帛文字。本義為用羽毛或牦牛尾裝飾的旗子,引申泛指旗幟,又引申為表彰。
形聲字。戰國文字上部為“?”,其古字形像旗幟,此處作形旁,意指這個字的本義與旗幟有關;下部為“青”,作聲旁, “青”與“旌”古音相近。篆書改用“生”作聲旁,字形變為左右結構。隸變後左旁寫作“方”。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部 旌 ·康熙筆畫:11。部外筆畫:7
《唐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並音精。《說文》:析羽註旄首,所以進士卒。《爾雅·釋天》:註旄首曰旌。註:載旄於竿頭,如今之幢,亦有旒。又:旌旂。
疏:旌旂者,凡旗之名雖異,旌旂為之總稱。《廣雅》:天子旌高九仞,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釋名》:旌,精也。有精光也。《詩·鄘風》:孑孑幹旌。《周禮·春官·司常》:析羽為旌。又:斿車載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