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請問:預算不到1萬元。想從A6300入手,但是考慮到A6000性價比更高,而且朋友說買A6300單機不如買A7單機。

請問:預算不到1萬元。想從A6300入手,但是考慮到A6000性價比更高,而且朋友說買A6300單機不如買A7單機。

您好,感謝您的信任。

相比1、6300、6000,除了4K視頻,主要有六大升級:

壹是對焦更快,對焦速度達到世界最快0.05秒(A6000是0.06秒),但這不過是實驗室數據,在實拍中體現不出來,意義不大;

第二,對焦點更多,全屏425個相位AF對焦點(包括169個對比對焦點,而A6000是179點,25個對比點),對構圖和焦點跟蹤很有幫助;

第三,A6300A配備236萬像素電子取景器(A6000是1.44萬像素取景器),觀影視野更舒適;

第四,增加了AF/MF和AEL杠杠設計(A6000沒有杠杠),提高了機身操作的專業性,更容易上手,但這並不重要;

第五,A6300采用鎂鋁合金機身材質(因為有Wi-Fi組件,所以不是全金屬,A6000是工程塑料機身),有壹定的防塵防水性能,卡口也是金屬材質,堅固性明顯提高;

第六,傳感器采用新的銅線互連工藝,噪點處理比6000略好,尤其是色噪處理更好。6000的高敏比可以提高壹步,低敏純度也有所提高。

雖然6300比6000高,但是新產品的價格太貴了。個人認為6300只是6000的改進版,性價比不高。如果沒有視頻的需求,不建議馬上購買。價格穩定壹段時間後可以考慮。

2.關於A7。A7配備了2430萬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采用了混合對焦系統,包括25個對比度對焦點和117個相位對焦點。對焦速度比A6000略低,但A7最大的優勢是性價比高。目前是全畫幅數碼相機中價格最低的,沒有。與半幀傳感器相比,全畫幅傳感器有兩個明顯的優點:

第壹,動態範圍更廣。動態範圍,俗稱容差,反映了相機從黑到白的表現能力。在實拍中,對暗部到亮部的描繪能力要比成像中強,這壹點在風景拍攝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後期處理,因為記錄的RAW圖像數據(RAW)更豐富,後期處理效果更好。根據國際最權威的第三方傳感器評測機構DxO mark Laboratory的評測,A7的動態達到14.2evs,A6000的動態為13.1evs (A6300為新機,DxO尚未公布測試結果);

二是信噪比指標較好。信噪比指數的概念比較專業,不太好理解,但是只要記住,信噪比指數越高,畫質越好。壹般來說,信噪比實際上是指每英寸像素越低,信噪比指標越好,即每英寸像素越低,噪聲控制能力越強(但像素越低,在保證同樣細節的前提下,輸出畫面或尺寸可以放大得越小,所以像素是壹把雙刃劍,關鍵是平衡)。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將鏡頭接收到的光子元素轉換成電信號(再由圖像處理器將電信號轉換成人眼可見的圖像文件),光電轉換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噪聲。由於每英寸像素更低,單個像素的面積更大,光電轉換時產生的噪聲更少,所以畫質更純粹,記錄細節的能力更強,高感(弱光成像能力)更高。A7在全畫幅(面積36X24mm)傳感器上有2400萬像素,A6000在半幀(面積23.5X15.6mm)傳感器上有2400萬像素。A7每英寸像素低,單像素面積大,成像更立體。根據DXO實驗室的測試,A7的高感光度可以達到2248iso,而A6000的高感光度只有1347iso,A7明顯更強。

所以A7的畫質高於A6000和A6300。

3.雖然A7的畫質比A6000高,但是A7還有壹個未解決的缺點(包括升級後的A7M2),也就是俗稱的綠帽子問題。也就是說,夜間拍攝時,白光色彩的處理不夠準確,高光(如夜間路燈)容易變綠,而A6000和A7R/M2不存在這個問題。好在樓主主要是拍風景,白天成像沒有這個問題,晚上在家拍問題不大。但是對於光影要求高的攝影師來說,這個缺點是很難容忍的;

4.數碼相機的畫質由傳感器、鏡頭和圖像處理器決定,其中傳感器占45%,鏡頭占50%,圖像處理器占5%。所以在畫質上鏡頭占了很大比重,鏡頭的投入也占了很大比重。

樓主朋友說推薦16-70鏡頭的A7有點不負責任。16-70是半框鏡頭,只能用在A7相機上。把全畫幅相機當半幀用,畫質不如原來的半幀相機(全畫幅相機的自動半幀模式像素損失很大),得不償失。不過索尼全畫幅24-70F4蔡司頭的畫質真的不太好,不如16-70,而索尼新出的24-70F2.8G畫質很好,但是價格太貴,A7的頭28-70的邊緣像太差。所以蔡司16-35多用於整體景觀。所以A7山水型配置65,438+0,000元的預算有些尷尬;

5.個人觀點:建議樓主增加預算。A7相機+16-35鏡頭拍風景很不錯。未來,壹個蔡司55F1.8定焦鏡頭將用於人像和靜物。55F1.8的質量非常好,在世界標準鏡頭中排名第四。如果不增加預算,推薦A6000+16-70。

樓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