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壹個讀音。
芮(拼音:ruì)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最早見於秦代篆文,本義為草初生柔細的樣子,引申指柔軟,又引申指小的樣子,讀ruì。形聲字。從艸(艹),內聲。內也兼表在內之意。篆文解釋為剛剛出生的草。隸變後楷書寫作芮。
本義是指草初生柔細的樣子。《說文》:“芮,芮芮,艸生貌。”段玉裁註:“芮芮與茙茂雙聲,柔細之狀。”唐·韓愈《嶽陽樓別竇司直》詩:“夜纜巴陵洲,叢芮才可傍。”
由草初生柔細之義引申,“芮”又可表示柔軟。《呂氏春秋·必己》:“不食谷食,不衣芮溫。”陳奇猷校釋:“'不衣芮溫',謂不衣細軟溫暖之衣。”
草初生小巧纖細,故“芮”字又可引申為小的樣子。《文選·潘嶽〈西征賦〉》:“營宇寺署,肆廛管庫,蕞芮於於城隅者,百不處壹。”
康熙字典
《唐韻》而銳切,音汭。《說文》芮芮,草生貌。又《本草註》石龍芮,生於石上,其葉芮芮短小,故名。《潘嶽:西征賦》蕞芮於城隅者,又百不處壹。《註》芮,小貌。
又國名。《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史記:周本紀註》《晉太康地理誌》:虞西北四十裏有芮城,芮城西二十裏古芮國也。又水涯。《詩:大雅》芮鞫之即。《箋》芮之言內也。水之內曰隩,水之外曰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