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和字是什麽意思?

和字是什麽意思?

A:發音:hé

(1)平穩,和緩 (2)協調,關系好,均衡 (3)和解,媾和 (4)不分勝負,如和棋 (5)數字之間相加的結果,也叫和數 (6)整個兒地,如和衣而睡 (7)日本民族與服裝,如和服,大和民族 (8)跟,如和妳商量 (9)介詞,表示相關、比較,如和他比 (10)並列,如理論和實踐 (11)或者,如無論數量和質量都有提高 (12)古代的姓氏之壹 (13)連帶:和盤托出(完全說出來)。和衣而臥。 (14)連詞,跟,同:我和老師打球。

B:發音:huó

混合,如和面 在粉狀物中攪拌或揉弄使粘在壹起:和面。和泥。

C:發音:hè

(1)響應,如曲高和寡。 (2)回應他人的詩歌,和詩壹首。 (3)姓氏之壹,和姓。 和諧地跟著唱:曲高和寡。 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或體裁作詩詞:和詩。

D:發音:hú

麻將用語,成功 打麻將或鬥紙牌時某壹家的牌合乎規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E:發音:huò

(1)混合粉狀或液狀物 (2)次數,多洗幾和 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壹起,或加水攪拌:和藥。奶裏和點兒糖。和弄。和稀泥。 量詞,指洗衣服換水的次數或壹劑藥煎的次數:衣裳洗了三和水。

F:發音:huo

無字義,僅為襯字,在字典中不作壹讀音 用於詞語“暖和”、“軟和”“摻和”等。

G:發音:hàn

在臺灣地區國語中,“和”字作為連詞使用時,在日常口語中讀作hàn,但正式讀音中讀hé。(源自老北京口語,不過在大陸已基本絕跡。)

H:發音: hè

〈動〉 (1) 應和;跟著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荊軻和而歌。——《戰國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當哭相和也。——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應和他人之歌聲而唱歌) (3) 附和;響應 [follow;echo;respond to]。如:和從(附和順從);壹倡百和;壹唱百和 (4) 以詩歌酬答;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作詩詞 [compose a poem in reply to one by another poet using the same rhyme words]。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詩章);和答(酬答別人的詩);和酬(以詩酬答他人) (5) 答應;允許 [agree]。如:和應(猶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