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中國和外國的盲文有什麽區別

中國和外國的盲文有什麽區別

盲文在很多國家都是不同的,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壹套盲文.各國根據本國的文字特點,參照布萊爾體系,發展了自己的盲文文字.在中國,不同地區的盲文也有差別,如同方言.

盲文或稱點字、凸字,是專為盲人設計、靠觸覺感知的文字.透過點字板、點字機、點字打印機等在紙張上制作出不同組合的凸點而組成,壹般每壹個方塊的點字是由六點組成.它是由法國盲人路易·布萊爾於1824年創造的,故國際上通稱盲文為“布萊爾(Braille).後來盲文傳到了各個國家,發生了不同的演變,以適應當地語言的需求.

布萊爾盲文1874年傳入中國,由英國傳教士與中國盲人合作,按照不同地域的方言先後制定了以《康熙字典》的音序為基礎的“康熙盲字”(我國最早使用的通用漢語盲文)、用漢語拼音方法拼寫閩南話的“福州盲字”、以南京官話拼寫的“心目克明盲字”,還有廣州話、客家話等方言的盲字.其中,康熙盲字,俗稱408,是壹種代碼性質的盲字,以兩方盲符的排列組合,組成408個號碼,代表漢語的408個音節,每個音節按壹定規律變換其圖形可以表示四聲.心目克明盲字20世紀初流行於除東北以外的地區,它以南京音為標準,有18個聲母、36個韻母,聲韻雙拼為壹個音節,再加上另壹個盲符標調.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盲文也發生了改革.1949年前中國曾有過幾種盲文,但均是漢字註音,使用不便.1952年,任中國盲人聾啞人協會主席的盲人黃乃按照布拉耶盲文體系,以漢語拼音文字為基礎,以詞為單位,設計創造出新盲文,為盲文書刊的出版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中國點字是使用漢語拼音來表示中文的,由三個方塊分別代表聲母、韻母和星號組成壹個發音.

臺灣點字另外規定點字與註音符號的對映,由聲母、韻母及聲調組成壹個發音.

在香港,使用廣州粵語拼音,粵音***九個聲調,由三個方塊分別代表由聲母、韻母及聲調組成壹個發音,但第壹聲不標音,即由二個方塊分別代表.

外國的盲文則是參照26個英文字母來制定浮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