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原文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譯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壹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麽作為呢?

此文出處《三字經》

《國學經典: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大約成書於距今九百多年的宋朝。《語文新課標必讀書目系列(第5輯)·國學經典:三字經》認為,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後天環境,再善良的天性都會受到汙染。同時,學習是壹種過程,學任何壹樣東西,必須專心致誌、持之以恒,壹心壹意地去努力,才會有所成。

三字經

學習感悟

《三字經》大約成書於距今九百多年的宋朝。作者王應麟。

這種《三字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歷代說法不壹,大多數後代學者傾向的觀點意見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經》,以課家塾”,即王應麟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讀書,於是編寫了融會經史子集的三字歌訣。

由於是為了“子弟讀書”,大多乃是孩童娃娃,所以說內容和字詞較為淺顯。但所處年代乃是宋朝的時間段,文言文的體裁還是很濃郁的。現代孩子們學起來依然有些難懂。需要有成人教習為好。

題主出示的這幾句“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詞語,主要還是要告訴孩子們,從小孩子時代如果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壹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沒有什麽知識,能對社會有什麽作為呢?正確的文化知識不灌輸,孩子的頭腦裏必然就會吸收陳舊、腐朽的東西,灌輸文化知識,才能讓孩子們往正確的道路上正常進步。

我小時候由於參加工作早,十壹歲就開始加入劇團學戲,雖然也每周有文化課,這比在學校可以系統的學習文化知識相距很遠。

我非常羨慕那些有文化知識的人。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更是對人家懷有崇拜之心。

七十年代之時,我曾經鬧過把戲中臺詞“含情脈脈”錯念成“含情麥麥”的笑話,幸虧有位拉大提琴的老師及時地矯正了我的錯誤。讓我進壹步知道了缺少文化知識的可悲。

我的很多文化知識,大部分都是在學戲、演戲當中熟讀劇本過程中慢慢學到的。很多戲詞,慢慢查字典,細品,了解戲詞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