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學習漢語史,對於學好現代漢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學習漢語史,對於理解現代漢語方言尤為重要。
4、學習漢語史可以了解中國的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哲學史和民俗史。
二、舉例說明學習研究漢語史應該註意的問題?
1、註意語言的時代特點:
例1:上古漢語可能存在某些復輔音,中古以後不再有了。例2:商代人稱代詞可以有格的區別。陳夢家指出:“蔔辭中‘余’可以是主格、賓格而不能是領格,‘朕’是領格;主格、賓格用‘女’,領格用‘乃’。” (《殷虛蔔辭綜述》)秦漢以後這種區別就不清楚了。“
例3:《論語》“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偷-茍且)
例4:《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興化和尚示眾》:“若是作家戰將,便請單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
2、註意:語言發生變異不是偶然的,總有壹定的原因。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內部原因指語言自身存在著引起變化的條件。例如中古重唇音變為輕唇音,是因為受三等合口韻母的影響;詞由壹個意義引申為另壹個意義,是因為兩個意義所反映的事物存在著相似的特征或壹定的聯系;某些實詞虛化為虛詞,大都因為它們在句中常處於次要的位置。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孔雀東南飛》
武子壹起便破的,卻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世說新語汰侈》
外部原因指某種社會條件引起的語言變化。
例1:“朕”
例2:癌,《中華大字典》(1915)“yan”,1953年出版的《新華字典》仍然讀“yan”。1961年《新華字典》大修,為了使“癌癥”(cancer)和“炎癥”(inflammation)有所區別,才將“癌”改音“ai”。
3、區分通例和特例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為社會所制約,具有社會性。個人不能創造語言,也不能違背語言的規則去使用語言。古書裏的詞語通常都會多次出現,而不會只出現—次,這也是社會性的體現。《論語》裏動詞“問”的間接賓語前面壹定要用介詞“於”。如“葉公問孔子於子路”(《述而》),“季康子問政於孔子”(《顏淵》),“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憲問》),“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泰伯》)。《左傳》裏“問”的用法也是這樣。這不是哪幾個人的規定,而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結果。
如果某—個詞、詞義或語法成分只在壹部書